为宣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2022年6月15-20日,安徽财经大学红色溯游队走出校门,前往蚌埠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蚌埠市博物馆等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文化
如果你在这次社会实践之前问我:什么是乡村文化?我能想到的只有土里土气的乡村大舞台,想到各地迥异的方言,想到落后与野蛮。但是这次真正去调研后,我改变了我的回答。乡村的文化是扎根于人的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是真真正正反映村民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蚌埠处于南北方交界处,形成的文化既具有南方的含蓄,又兼备北方的豪爽。必须要承认,蚌埠的乡村文化令人着迷。过去我常常觉得乡村文化难以形成独特优势,因为乡村文化发展总是伴随着村民素质水平不高、乡村文化人才奇缺、文化队伍难以组织的问题。但是这回来到蚌埠市了解到他们的文艺表演,村民们的凝聚力真的让我动容,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真切的。听到刚表演完下台的大哥操着乡音的回答:图高兴,就希望俺们地方的特色多被大家看到。那时我就想,这个回答也是绝大部分文艺工作者的回答吧。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传递和分享文化的渠道。
蚌埠为宣传红色文化,会举办大型艺术节和各类专项演出,而且频率还不低,可以看出村民发展乡村文化的热情和蚌埠市怀远县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来之前我们曾在图书馆查阅过资料,知道了近年来蚌埠在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这终究只是文字,我来到蚌埠之后,看到的可能不是在百度百科里那个那样好的、科技智能的蚌埠,但是却是一个真诚热情、有着独特文化的地方。
非遗传承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闻名已久的非遗项目“花鼓灯”。早就听说花鼓灯是安徽两花之一,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是蚌埠怀远响当当的活招牌。在参观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两个特殊的展馆。一个是“数字展馆”,一个是“非遗展馆”,我对非遗“花鼓灯”更感兴趣,所以就先去了非遗展馆。花鼓灯的表演道具主要有伞、折扇、鼓,我看视频应该是先有转伞,然后再是男女演员上场载歌载舞。他们的服装非常有传统乡村风味,粉的红的黄的绿的。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花鼓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传说起源于夏朝,不断在继承中发展。说到发展,不能不说的就是安徽蚌埠发展文化的新模式。比如在文化馆内看到的这个“数字展馆”,就是他们探索文化创新模式的一步。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蚌埠的文化更加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蚌埠也在尝试着用更加智能科技的方式传承花鼓灯。在这次,我内心深深体会到文化的力量。文化馆内墙上有一横字“增强文化自觉,提到文化自信”。文化是蕴含在人心底的力量,有这样的一股力量鼓舞着,振兴乡村也不是难事。
文化振兴
我们一行人去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看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蚌埠的历史变迁。看到了碗、陶瓷等各种各样的文物,了解到文化遗迹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充满历史沉淀的物品和故事让我心潮澎湃,文化是历史留下来的足迹,却也是促进创造历史的精神力量。在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了政治书的那句话“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在高中这只是强制要背的文段,它的内涵似乎并没有这么重要,但是这次的实践真切地展现了这句话的意义。
触类旁通,文化对于振兴这么重要,那蚌埠也更应该重视与保护乡村文化。令人高兴的是,蚌埠已经开始探索文化振兴带动乡村经济振兴的新道路,也开始明白文旅融合是促进振兴的关键。我很期待看到未来的蚌埠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与旅游行业,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呼唤文化振兴,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社会实践,我看到了蚌埠的文化活力与探索文化振兴新模式的决心,希望我作为一份小小的力量,能通过这样的实践向安徽发展传承乡村文化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通讯员 唐艺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