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浙江宁波科技赋能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巩固篇】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作者:史桓伊

打通教育美育引导,播撒非遗文化种子

正如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将在中期实地采访学习拍摄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分享给未来非遗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更具活力与潜力的青少年们,7月21日-22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浙江宁波开展“薪火相传——科技点亮非遗路”科技赋能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选择开展了面向社区大众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活动,分别前往海曙区新桥社区,海曙区徐家漕社区,西成社区以及海曙区梁祝社区进行宣讲宣传。

在团队中期的实地采访学习拍摄过程中,实践团队每天会将相关非遗与科技的收获汇成报告并制作PPT,从而面向社区里的孩子、老人群体展示实践团队的实践成果并同时在哔哩哔哩等视频传播平台上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宣讲,助力将非遗文化传播推广以满足公众认识非遗、学习非遗、研习技艺的需求。

实践团队通过开展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特色的宣讲,包括介绍活动相关科技赋能工作的细节,如展示MG动画与VR全景制作等制作的过程与开发中的成果等,将科技与文化渗透到面向时代新血液的宣传宣讲当中,激发大众对非遗文化传承发扬的兴趣与志向的培养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计算机科技在文化领域运用的好奇与向往,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计算机科学与非物质文化知识,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眼界,为未来非遗的科技赋能打下切实的基础。

实践团队成员史桓伊指出:“哪怕只是为孩子们心里那块关于文化的土壤松了松土,我们也坚定地相信,孩子们在今后一定会等来属于自己的那颗关于非遗文化的种子。”

作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一系列的宣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科技赋能带动非遗文化走近大众工作的开展,为后期实现可视化非遗展馆建设和与助力非遗文化项目传承获取新鲜血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更是对“科技+文化+青年”的主题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线上线下宣传发力,平台跃起广阔天地

此次实践活动采用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信息展现形式丰富。新媒体中,新闻对外界展现的形式很丰富,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直播等形式来更直观、更立体的宣传。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与以往的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

“我们在QQ、微信公众号、B站、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运营着我们的宣发账号,为我们所产出的多媒体作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我们将资料收集起来制作成宣传片、系列短片、新闻报道等能够产生宣传效益的产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抖音等短视频形式进行了线上推送,也同时投递至相关媒体争取进行相关的报道宣传以提高我团队及所调研非遗项目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亲近非遗。”实践团队运媒负责人郑昆旺言至此处,眼里有光,“我们相关的文稿,视频,VR全景等宣传作品,光是QQ空间里的内容就获得了6000多的访问与3000多的点赞量。这既是对我们宣传推广的认可,也是促使我们不断继续努力的动力。”

巩固持续发展助力,实现新鲜血液输送

为打造出可持续的项目成果,助力非遗传承获取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省宁波中学与宁中青年领袖社团队负责人孙健锋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巩固实践团队在前期联络中与该校所初步建立的合作意向。

孙健锋老师表示,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结束后,浙江省宁波中学愿意继续维护实践团队关于非遗宣传的多平台账号与相关的VR全景视频以及MG动画,与该校高中生每年固定的寒暑假实践活动相融合,实现以科技为载体带动更年轻更具朝气的一代代新青年投身非遗传承事业。

实践团队的技术既服务了展馆,又面向了高中生,以学生群体乐于参与的方式实施推广,促进更多人认识非遗、学习非遗、研习技艺,为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助力行业纾困解难发挥持续性的积极作用。

本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至结束,团队成员们均表示感谢可以通过学校给予的机会,将在学校实验室里所学的技术带给当地,从而打破非遗项目的地域性限制,推动非遗传承的可视化建设,打造一条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的“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大道,为宁波鄞州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传承贡献青年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劳动 送祝福

为表达对校园内普通但不平凡的劳动者的感谢,支教团队举办了以“弘劳动,送祝福”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同学,采取线下交作品的方式进行。活动期间,参与人员认真对待,怀……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升旗促爱国

支教团队参加了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于7:00准时开始,国旗班的旗手们迎着朝阳,以饱满的热情,庄严地护卫五星红旗。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集体行注目礼,全场……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知识我来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地震安全知识宣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情促心 情景剧比赛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支教团队举行了心理情景剧比赛。活动期间,各参赛同学依次展示作品,分别为《监考老师》、《幸福的生日》、《梦……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行动

支教成员各司其职,迎接自己班的学生,进行清点人数、点名、测量体温及记录的班级工作。8点50分,班主任带领各自班学生站队,有秩序的前往学校会议室参加“光洒深林•童心同行”义务支教……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家校联动

因为支教老师在之前已经给学生提前说过了周末要去家访,所以今天要家访的学生就早早的来到校园,给支教队员带路进行家访。因为第一次家访,所以支教队员挑选的学生都是家离学校比较近的……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建团百周年活动

支教团队继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各班班主任认真准备了普通话大赛的题库,与上午第一节国学经典课堂上,让孩子们抄写阅读,并一个字一个字的校准读音。孩子们都明白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青青仓木队:传承支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青青仓…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 从小岗村发展缩影观中国农村改革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感概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6月30日…
安财学子“三下乡”:听小岗人讲好农村改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说到,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为了重温小岗发展史,从小岗缩影中感受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成就,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至8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延安,追…
“拾遗”在荆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
剪花采影展风采,红心筑梦助未来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创造力,向孩子们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体验中华民族丰厚的生活积淀和底蕴,守护朝阳,助力成长,7月2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
荆州非遗技能传承院之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
一同前行,向光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聚焦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倡导时代的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担当,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202…
“井冈烽火燎原大地,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赴井冈山社会实践
7月12日至20日,理学院本科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市开展“永远跟党走”学生党员实践专项活动,在革命摇篮接受红色教育,开展志愿服务,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追寻红色足迹,牢记初心使…
构建温暖家园,共筑心灵之桥
孕育无限希望助力梦想启航。在山东共青团发起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两周年之际,为助力新时代新工程发展升级,青年志愿者源源不断地投入希望小屋儿童时间帮扶活动中。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童向光明调研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