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 从小岗村发展缩影观中国农村改革成就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陈卓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感概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6月30日,安徽财经大学“青春筑岗人”党史发展观察团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重温小岗村改革历史,传承小岗精神。从小岗缩影感受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成就,感悟红色文化,增强四个自信。

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在大包干纪念馆里,一份44年前按着十八个红手印的“托孤”誓言宣布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村改革实践的开始。在与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爷爷的采访中,团队队员得知小岗村在1978年之前“吃粮要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为了生存,很多村民不得不去讨饭。

严宏昌爷爷回忆道,按手印那天小岗村18个农民蹲在一间土墙屋里,各个情绪都很激动,争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当时只有29岁,初中毕业,负责将大家的讨论起草一份“誓言”,分田到户,无怨无悔。当时大家根本没意识到这份誓言宣布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也从来没想过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爷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迫于生存压力的小岗村民在只有百十来字的“托孤”誓言上按下红手印,而正是这一份誓言化作一声惊雷,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虽然这不符合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格式,但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可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从此,大包干有了支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央连续三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这种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最终形成了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很快,小岗村的大包干模式犹如星星之火点燃整个神州大地。

今天,而今迈步从头越

团队成员来到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李锦柱书记热情地接待了团队,并讲述了小岗村的“发家致富”史。

2004年沈浩任小岗村任第一书记,他组织村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深入华西村等先进村参观,并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发展思路,为小岗村的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小岗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全等级颁证试点,完成了建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土地流转。2017年小岗村村实施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成立了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了村民‘人人有田’到‘人人持股’。

图为小岗村打造的传统工坊旅游经营项目:工坊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当年沈浩书记的“三步走”发展思想已经落地。小岗村已经成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头并进的现代化新农村。在现代化生产工具的使用下,小岗农业产业问题以及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并在大力发展农产品的轻加工。招商引资打开了小岗工业经济发展的大门,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纷纷成立,并吸引到盼盼食品这样的龙头企业入驻小岗。依托红色历史和农村改革文化,结合当地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小岗成功打造融红色经典教育、农村休闲体验、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旅游和研学的人群。如今,小岗村每年接待游客达80余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00多万元,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小岗村贡献了一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40年来,小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奔向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已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实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团队队员采访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并在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2018年4月《小岗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下发。李书记告诉团队队员,小岗村村委干部将传承沈浩精神,下一步着力推进小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将小岗建设成宜居、宜游、宜业的“三宜农村”,发挥“名村”的模范作用,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身有缺陷,爱无阻拦

《身有缺陷,爱无阻拦》在参与帮助障碍儿童的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个充满温馨与关爱的特殊场所,看到那些孩子们纯真无邪的脸庞,心中涌起…… 心语绘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之光,点亮心语绘梦之路

志愿之光,点亮心语汇梦之路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热忱与爱心,汇聚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的旗帜之下,用行动编织着一个个温暖而美好的梦想。“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 心语绘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身有缺陷,爱无阻拦

《身有缺陷,爱无阻拦》在参与帮助障碍儿童的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个充满温馨…

志愿之光,点亮心语绘梦之路

志愿之光,点亮心语汇梦之路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热忱与爱心,汇聚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的旗帜之下,用…

用爱编织梦想,为特殊儿童护航

用爱编织梦想,为特殊儿童护航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小天使,他们宛如夜空中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星星,虽与大多…

于心语汇梦处,启特殊儿童希望之航

于心语汇梦处,启特殊儿童希望之航在繁华世界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仿若折翼的天使,被困于命运的小小角落。“心语汇…

情暖童心,共筑特殊儿童的梦想港湾

情暖童心,共筑特殊儿童的梦想港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如同被迷雾笼罩的星辰,虽努力散发着微光,却…

最新发布

学识传递梦想,启迪伴爱同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结合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2022年7月10日,成都理工大学“…
佛山学子踏访白坭,拾起文化古镇的一花一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薪火之队于2022年7月3日集结队伍,前往佛山市三水区白坭文化古镇开展调研采访,“为乡村振兴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以白坭古镇为中心踩点了白坭邓氏大宗祠,…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过,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广大青年要“争当民族复…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青青仓木队:传承支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青青仓…
安财学子“三下乡”:听小岗人讲好农村改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说到,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为了重温小岗发展史,从小岗缩影中感受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成就,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至8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延安,追…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浙江宁波科技赋能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巩固篇】
打通教育美育引导,播撒非遗文化种子正如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将在中期实地采访学习拍摄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分享给未来…
“拾遗”在荆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
剪花采影展风采,红心筑梦助未来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创造力,向孩子们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体验中华民族丰厚的生活积淀和底蕴,守护朝阳,助力成长,7月2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
荆州非遗技能传承院之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