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财学子“三下乡”:听小岗人讲好农村改革故事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陈卓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说到,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为了重温小岗发展史,从小岗缩影中感受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成就,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年大学生“四个自信”,6月30日安徽财经大学“青春筑岗人”党史发展观察团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参观大包干纪念馆,探寻小岗历史

小岗村被誉为“中国改革第一村”,但1978年之前这个在淮河岸边的小村庄还是“吃粮要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为了生存,很多村民不得不去讨饭。

社会调研的第一站,团队队员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大包干纪念馆主展厅由《决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和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组成,馆内的实物展台和展柜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馆内大屏幕上投放的一份按着十八个红手印的“托孤”誓言吸引了团队队员,解说员详细地介绍这份誓言背后当年村民们立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的故事。团队队员们深深地被前辈们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所感动,从纪念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解说员细致的讲解中重温了小岗村的历史与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大包干纪念馆,了解小岗村大包干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游览当年农家景点,体会农村生活

随后,团队队员前往“当年农家”景点进行参观。“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屋、劳动生产工具等意象还原了上世纪60-80年代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曾来到“当年农家”院落,在了解当年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后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团队成员们通过当年农家的情景再现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小岗如今宽阔整洁的道路、旁鳞次栉比的楼房、规模化的厂房和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与当年的茅草屋和原始农业生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团队队员们不禁感叹小岗村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农村改革开放给农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变。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小岗村“当年农家”景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走访大包干带头人,追溯当年记忆

此次社会调研中,团队有幸采访到了当年大包干十八位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爷爷。团队队员来带严宏昌爷爷的家中,听爷爷结合着家中的老照片讲述大包干的经过和当年的故事。

严宏昌爷爷回忆道,大包干之前小岗的生活非常贫困,“1970年,我和我老伴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但是当时家中穷啊,没有粮食,大家吃不饱饭生活不下去,我只能带着我老板和出生两个月的大儿子扒车到怀远县城去讨饭。”1978年大旱,村里生产队迫于生存压力在一天干完农活的晚上激烈得讨论着如何解决饥荒,“当时我只有29岁,初中毕业却是18个人中最有文化的,我就负责将大家的讨论整理起草成一份保证书,把大家的名字写下来并按上手印。”但他们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一份誓言迈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

团队队员被严老前辈的讲述深深打动,体会到了老一辈改革人在物资缺乏的年代用实际行动改变贫困面貌的困难,也对今天美丽乡村发展成就的不易更加珍惜,对小岗人“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爷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采访小岗第一书记,展望小岗未来

在前期参观中团队对小岗村的历史有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体会,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岗村今天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团队来到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团队详细讲述了小岗村的“发家致富”史。

李书记表示,当年沈浩书记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思路为小岗村的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世纪以来,小岗逐步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招商引资打开工业经济的大门,并依托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小岗的经济正在腾飞。

在问及小岗村未来发展的规划时,小岗村委干部们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岗将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将小岗建设成宜居、宜游、宜业的‘三宜农村’,发挥‘改革第一村’的模范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

图为团队队员采访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并在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苗锦华 摄

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小岗前辈们通过实践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的小岗村一直坚持改革发展,从“三靠村”到人人持股分红,从一穷二白到农家乐、农村电商、现代农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小岗村深刻体会到改革前辈们的不易和坚持,切身体会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7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劳动 送祝福

为表达对校园内普通但不平凡的劳动者的感谢,支教团队举办了以“弘劳动,送祝福”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同学,采取线下交作品的方式进行。活动期间,参与人员认真对待,怀……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升旗促爱国

支教团队参加了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于7:00准时开始,国旗班的旗手们迎着朝阳,以饱满的热情,庄严地护卫五星红旗。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集体行注目礼,全场……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知识我来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地震安全知识宣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情促心 情景剧比赛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支教团队举行了心理情景剧比赛。活动期间,各参赛同学依次展示作品,分别为《监考老师》、《幸福的生日》、《梦……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行动

支教成员各司其职,迎接自己班的学生,进行清点人数、点名、测量体温及记录的班级工作。8点50分,班主任带领各自班学生站队,有秩序的前往学校会议室参加“光洒深林•童心同行”义务支教……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家校联动

因为支教老师在之前已经给学生提前说过了周末要去家访,所以今天要家访的学生就早早的来到校园,给支教队员带路进行家访。因为第一次家访,所以支教队员挑选的学生都是家离学校比较近的……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建团百周年活动

支教团队继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各班班主任认真准备了普通话大赛的题库,与上午第一节国学经典课堂上,让孩子们抄写阅读,并一个字一个字的校准读音。孩子们都明白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佛山学子踏访白坭,拾起文化古镇的一花一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薪火之队于2022年7月3日集结队伍,前往佛山市三水区白坭文化古镇开展调研采访,“为乡村振兴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以白坭古镇为中心踩点了白坭邓氏大宗祠,…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过,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广大青年要“争当民族复…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青青仓木队:传承支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青青仓…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 从小岗村发展缩影观中国农村改革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感概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小岗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6月30日…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至8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寻革命足迹,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延安,追…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浙江宁波科技赋能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巩固篇】
打通教育美育引导,播撒非遗文化种子正如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将在中期实地采访学习拍摄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分享给未来…
“拾遗”在荆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
剪花采影展风采,红心筑梦助未来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创造力,向孩子们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体验中华民族丰厚的生活积淀和底蕴,守护朝阳,助力成长,7月2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
荆州非遗技能传承院之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16日乘车,来到位于荆州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
一同前行,向光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聚焦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倡导时代的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担当,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