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上午,湖南大学“水电相济、玉汝于城”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习总书记走过的路,学习共产党一心为民的精神。
李义明:“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80多年前,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县沙洲村,临走时三名女红军战士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当地的老人,体现了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的精神。参观完半条被子故事发源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感触良多,不禁反思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我曾经是学院研究生会的副主席,我深知担任这一职责任重大,要能够胜任同学们的“勤务兵”,所以在任职期间,我策划组织了许多课外活动,虽然完成这些任务消耗了我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将继续践行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发扬“半条被子”的精神。
陈洁:“半条被子”蕴含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军民相爱的鱼水深情。红军过境沙洲村前夕,国民党为了围追堵截,消灭红军。当3位红军向徐解秀老人讲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不会伤害百姓时,老人放下戒备的心,接纳3位女红军。后来,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分给徐解秀老人,这正是体现了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高尚品质。所以徐解秀老人后来动情的说:“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从这个故事自己我深切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深情。并感受到当今社会更需要践行“半条被子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传承“半条被子精神”,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柯法至:“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半条被子”蕴含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军民相爱的鱼水深情。红军过境沙洲村前夕,国民党为了围追堵截,消灭红军,进行了大量丑化红军的宣传,导致了沙洲村当地百姓对过境红军的误解甚至是敌对,在3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看到了红军真诚、热情帮助老百姓挑水、打扫卫生、治病,逐渐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百姓纷纷下山送饭送物,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分给徐解秀老人,这正是体现了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高尚品质。所以徐解秀老人后来动情的说:“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今天再回看这段故事,我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那“半条被子”也成了历史长河中闪亮的精神坐标,指引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方少坤:7月3日返程的路上,我们去了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红色景点半条被子。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四年后,习总书记亲自来到这,指出要发扬半条被子精神,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为了重走总书记的路,来到了半条被子进行红色精神的感悟和学习。在这我有幸见到徐解秀的小儿子,在一旁听他对当年故事真情实感的阐述,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百姓对共产党的爱戴。我感受到共产党真的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才让百姓对它爱戴不已。我在这次半条被子精神的学习中,感悟了很多。我决定以后要在实践中贯彻它,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尽力帮助身边的同学,为社区的民众做好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地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老百姓服务,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浩南:7月3日,“水电相济,玉汝于城“调研团来到沙洲红色景区,这里是著名的”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进入景区,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了景区纪念馆,了解了革命期间发生于郴州、汝城的红色故事,其中“朱范合作”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此次合作为保护中国革命的珍贵火种做出了贡献,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被毛泽东评价为“是中国现代史上国共合作的成功典范”。
随后我们来到了“半条被子”故事旧址——徐解秀老人与三名女红军共卧之榻进行参观。此外,我们还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朱中雄生动地为我们讲解了“半条被子”故事全貌,讲到女红军对徐解秀老人作出承诺:“等到革命胜利,我们会买了新被子来看您的!”,朱爷爷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本次沙洲之行令我以极近的距离了解到了“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结合朱中雄老人的讲述,更是让我体会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和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闫智琪:半床棉被,一片赤心。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之时,最困难的时刻,3名女红军将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下一半给予群众,以小见大,这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最深刻的写照。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其初心和使命从未变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半条棉被是历史是进程中有代表性的一件红色故事,像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英雄还有千千万万,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从空间维度来看,这件事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半床棉被所产生的红色信仰、所传递的红色基因,深刻的影响着湖南这片红色热土,影响湖南的每一位共产党员,不问索取多少,但讲奉献几何。就当下而言,我们每一位党员,能力有大有小,资源有多有少,但为人民服务的心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要时时刻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以人民为中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贡献自我价值。
马晓诺:7月3日上午,我跟随调研团参观了“半条被子”红色景区,了解了汝城很多的革命故事,感慨良多,诉诸笔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处境极为艰难。在路过湖南郴州汝城沙洲村的时候,三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的家中,没有拿老人家一针一线,还帮忙挑水砍柴,临走时她们见老人家没有一条像样的被子,就把自己的行军被剪下半条留给老人。要知道,红军在围剿中物资很是匮乏,但纪律却十分严明,条件再艰苦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红军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同人民站在一起,只有爱护人民,人民才会拥护红军。在参观旧址时,我还了解了更多红军与汝城人民的感人故事,感慨万千,深深感受到当年军民鱼水情的浓厚,也更加理解了红军为何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精神,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刘鑫:寻初⼼之根,践使命之任。7月3日上午,我们冒雨参观了“半条被子”红色教育基地。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场,“半条被⼦”⼤型雕像矗⽴中央,“半条被⼦”精神犹如⼀⾯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的初⼼。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上的初⼼本⾊,在中国共产党⼈⾝上代代相传,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永不褪色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是我党永不变质的初心和使命。“半条被子”精神充分彰显了共产党⼈⼀辈⼦坚守初⼼、不改本⾊的崇⾼精神。⼼中有信仰,脚下有⼒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须不忘初⼼、牢记使命。在实干中锤炼党性修养,始终与人民风⾬同⾈、⾎脉相通、⽣死与共。传承半条被子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刘兴勋:从“半条被子”到“幸福路子”,在跟随湖南大学“水电相济,玉汝于城”调研团开展调研学习的5天中,不仅深入了解到“半条被子”精神在汝城县“幸福路子”上的深远影响,还认识到“半条被子”蕴含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军民相爱的鱼水深情。作为新时代青年,虽然暂时还是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但也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践行“半条被子”精神,在生活中自觉帮助周围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索天洋:沙州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源地。1934年11月初,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赴沙洲村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讲好半条被子故事。培养人民情怀,把老百姓放在首位,造福老百姓;厚植责任担当意识,激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长征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努力奋斗。
曹庆鑫:“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半条被子的温暖彰显着共产党人以人民至上的责任与使命,这不仅仅体现在当时女红军留下的那半条被子,更在于故事发生地沙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地村民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沙州村实现集体脱贫,还开发了旅游业,真正过上了从前“没想过”的生活。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回想起过去半条被子时期的峥嵘岁月,我们应向革命先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牢记他们做出的贡献,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到信仰与力量,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提供不竭动力,让半条被子的精神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