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至26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云南省元阳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云南省昆明市,开展主题为“稻香梯田筑梦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第一站前往坐落于昆明市的云南农业大学,访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老师。朱院士对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期间,朱院士解答了同学们有关红米的相关问题,为同学们介绍红米品种的种质特性以及红米品种多样性对于水稻育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为元阳红米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他嘱托实践团成员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实践团驱车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围绕红米产业链开展调查研究。在元阳县农科局的帮助下,实践团首先前往元阳县粮食供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访问。据悉,元阳县红米产业主要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利益联结模式,粮食供销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正是该模式的“主心骨”。主要负责种子农资发放、种植技术指导、粮食收购、产品加工及销售。负责人李女士向社会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公司目前主要的红米产品,以及红米衍生产品如红米酒、红米米糊、红米饼干等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各大平台进行销售,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实践队员发现,公司在宣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打响红米的口碑,形成品牌效应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在农科局种子站的李站长的带领下,前往红米种植大户的家中进行调查走访。主要了解了红米种植的基本情况以及红米对于脱贫致富的作用。实践队员感受到红米产业相比于杂交稻确实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但种植年龄结构、交通、种植技术推广等仍是阻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的几天,李站长又分别带领同学们深入梯田深处实地考察。队员们了解了梯田的耕作制度、排水系统,不禁赞叹哈尼人的智慧,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李站长介绍到目前稻田的主要害虫是稻飞虱和二化螟,而病害主要是稻瘟病,不过总体来说由于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发病率较低。农业技术主要依靠省农科院,目前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也在陆续的引进。
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从书本到生产的飞跃,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国家政策、农业技术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红米作为特殊的种质资源在科学研究、生态保护、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立志勤读立耕,为祖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