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淮南8月11日电(通讯员 苏雪晴 曹宇翔)为助力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7月25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志不渝”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烨铄米业有限公司,调研当前乡村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现状与困境。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收集了乡村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为后续提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凤台县烨铄米业有限公司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不断推进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用科技助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与效率。
科技兴农筑梦想,经济发展农为先
本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先与该企业领导人陈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当中,陈先生反复强调粮食安全与企业创新的重要性。“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国家领导人也说要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我们米厂要学会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还能在国际上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今天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米业公司的陈先生如是说道。
在与企业领导人陈先生的深入访谈中,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到该公司的智能化创新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但是公司凭借着坚定的革新意识与拼搏的学习精神,充分利用数字化浪潮下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使用插秧机耕种、无人机洒药的科学农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耕种的劳动效率。陈先生告诉团队:“米业公司的选址位于靠近原料地的农村,公司的员工大都也是从基层选拔上来的老乡民,生产经验很丰富,但是要智能化要数字化,他们就比较吃力了,但我们都很清楚,国家也很支持,农业生产必须走向机械化、智能化,这样才能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于是公司都一起咬着劲学习使用新的设备。”
智转数改新浪潮,数字赋能见新招
访谈结束后,陈先生带领团队成员到米厂车间进行实地考察。由于季节性封仓停工,车间内没有工人上班,偌大的烘干车间内摆放着数台银白色的智能化烘干设备。烘干车间是该公司最大的车间,投入约400万资金的烘干机是该公司主要的智能化设备,大型烘干机运用生产流程化创新有效拔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烘干机引用新型数字技术,连接公司内部数据库,可根据稻子的质量和含水量自动计算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陈先生补充道:“现在农民收完水稻之后并不像往常一样选择晒干之后贮藏起来等到水稻价钱高再卖给米厂或者商贩,而是选择从地里收完水稻之后直接卖给米厂,稻子太多太湿,就需要许多烘干机进行同时工作提高效率。”烘干后的稻子会送往生产加工车间进行脱壳生成大米,最后完成大米的加工与装袋。
单枪难破旧瓶颈,协同创新共富裕
目前,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该企业为此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安徽省亳州市的古井贡酒酒厂、苏州口水娃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太仓的米老头食品有限公司等都达成了合作关系;另外,该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了培训基地,每年寒暑假都有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企业进行访问和交流,充分弥补了农村人才结构不均衡导致发展动力不足的缺口。企业方面表示,希望政府职能部门继续出台引进人才和指定并落实相关政策,为更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生产企业的重要发展指导。此次调研,“师志不渝”团队成员亲身体会在智转数改的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完成自身转型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强‘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充分利用数字化浪潮下的技术,让乡村振兴更智能,更优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