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农学子三下乡:探寻渭河生态振兴之路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卢子程

近年来,农业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一系列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对流域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流域生态治理属于公共资源管理,具有集体行动属性,需要公众集体参与才能取得成效。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流域生态保护(农药减施、化肥减施、农田节水等)是解决流域生态系统不断恶化问题的有效着力点。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流域生态保护的主人公责任感,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西农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赴黄河中上游地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实践队于2022年8月间走进西安市周至县四屯镇联二村,参加“黄河中上游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行为”系列调研活动,深入农村与农户深情交谈,宣传流域保护有关政策,在实践中了解农情民意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渭河流域生态保护状况。

一入村口,村里办事处人员向我们介绍:“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一位路过的热心村民在了解到我们的来意后,向我们谈道:“过去渭河真的是脏乱差,河道里面杂乱,包括盗采砂石,包括偷种耕种的比较多,尤其是河道里的高杆植物,影响行洪,违章建筑。”

在村委会会议室,提及渭河时,村长侃侃而谈道:“多年来,渭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水污染加剧、下游河道淤积等日趋严重,渭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小水大灾、天下雨、人上堤”已成为常态。”

在村委书记办公室,村委书记翻出以往上级红头文件,向我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启动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前后共投资215亿元,新建成堤防630公里,使城市段堤防防范洪灾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农村段30到50年一遇,滩面整治和湿地生态景观达到15万亩。”

“目前,基本上实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我们经过加固堤防,提高防洪标准,成功抵御了3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渭河入黄断面已经稳定在四类水,渭河如今是保护得越来越好咯!”在一旁的上了年纪的老党员在一旁激动地说道。

经过实地入户走访,我们还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渭河已经初步解决了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的问题,基本上所有农户一致认为渭河的水质仍需改善,少部分的农户认为渭河的洪涝灾害仍需防范,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匮乏已经完全解决,除此之外,广大农户朋友在参与流域生态保护(农药减施、化肥减施、农田节水等)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沿着渭河,凭栏远望,我们感慨道:渭河综合整治完成后,昔日水患不断的渭河将呈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成为一条造福一方的安澜河,生态河,幸福河。

在2019年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对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综合治理就是要解决流域生态环境的问题。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为渭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方向。具体到渭河,我们要把它建成一条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致富河,推动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7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佛山学子三下乡:拜访革命老兵,担当时代责任
2022年6月28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源心夏乡三下乡调研团队前往仙坑村进行了党员干部的专访,此次调研采访使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老党员身上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在二十大的来临之间,我们也将更好的担当…
走进书画之乡 品读文化之邦
2022年6月,正值暑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实践团队,电气学院国情观察暑期实践队成员孙富豪,为了详细了解乡村建设,回到老家萧县进行调查采访,发现家乡的建设正在飞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茶园百亩,万千感悟
2022年6月28日,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特色茶产业发展,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河源市康禾镇仙坑村的大地上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三下乡实践调研队队员已跟随着当地村委,探访康禾茶种植基地和制…
“筑梦春谷 感知南陵”浙科学子赴安徽南陵了解南陵文化
为深入学习和聚焦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浙科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2021级8名研究生赴安徽南陵开展以“见证发展新成就,践行青春新征程”为主题的发展成就观察调研…
铭记每一份旅程
7月28日,云上慧志愿服务队的暑期线上支教旅程已走到了尽头,在这为期一个月的线上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之间结成了难解的缘分,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从7月8日到7月28日,本次暑期线上教学的帷幕即将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登云学子意,古道故人情
2022年6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三下乡实践调研队到达河源市康禾镇仙坑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仙坑村素享书香之梓美誉,村中“登云书院”更是清朝时期河源地区最知名、最具影响…
佛山学子三下乡:采访村委主任,记录乡村发展
炎炎夏日,挡不住灼灼赤子心。夏日毒辣的阳光挡不住我们前行的脚步。我国全面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各基层干部在基层的努力。为响应国家中央一号文件,“源心·夏乡”三下乡实践调研队在2022年6月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王上村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成效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充分发挥农林高校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引领作用,8月11日,由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
河北大学慢病科普天使小分队赴唐县进行慢性病宣讲
河北大学实践团赴唐县防慢性病宣讲中国青年网保定7月25日电(通讯员杨雪晴)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塑造广大群众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天使小分队开展以“慢病科普,促进…
乡约百年赵老屯,共筑乡村振兴梦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8月4日,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洛阳市宜阳县赵老屯村开展实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