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运动到新中国第一次三栖作战再到国旗教育,从富春江岸到一江山岛再到南雁荡山脚,我国山水人文之中蕴藏着太多太多的红色足迹。在这个假期,“探访革命故地,追寻红色火种”小组的成员将背上行囊,探索家乡周边的红色景点,而我们走访的第一站就是—台州。
身份证,船票,7天内核酸阴性证明,口罩。有了这些,你就能和我们台州的同学一起坐上开往大陈岛的客轮。
耳畔是清凉的江风,脚下是在发动机运作之下微微震动的甲板,有海鸥群在湿润的空气中翻飞,客轮在水面破开了两道白浪。我们在近海温和的小浪中轻轻摇晃到了海水开始变蓝的地方—大陈岛。
在建国初期,大陈岛为国民政府所控制,直到1955年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大陈岛失去了外围屏障,国民党不得已从大陈撤退,走的时候他们撤走了岛上几乎所有的居民、物资,并毁坏了岛内设施。那时到大陈岛变成了一座荒岛。
1956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发出了“组成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的召唤。自此,大陈岛开始了重新建设的新篇章。
见到大陈岛的第一眼,你会很难将她和历史上那个被战争毁坏的荒芜小岛联系起来。平整的堤坝,静静伫立着的消波石,来来往往、一队又一队的游客,摇着蒲扇卖鱼干的阿婆们……海浪拍打礁石声又在重新诉说着安定年代这座小岛的岁月静好。
岛上最醒目的景点是位于全岛最高点的垦荒纪念碑。灰色的石碑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八个大字,碑的左右各有一处石像,碑前不远处有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陈岛的寄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相信今后的发展会更好。”
当我们脚踩着平整有致的石砖拾阶而上,很难不去想究竟是多少人,费了多少苦心将陡峭的山壁修整出平面,将砖石铺在原本的焦土上……我们站在纪念碑旁的平台上望去,看着平整开阔的公路盘卧于山林之间,一处处景点之间散落着一户户农家,一户户农家边上又开有一块块小小的菜畦,偶有游客大巴驶过,整座岛都有种怡然恬静的氛围。
村民和气善良,生活处事有一种纯朴的节律。游客大巴的票上精密规划了不同大巴的不同线路,但是实际上只要你在大巴门口问一句就会发现,师傅们的线路就是:你去哪,他们开到哪,没有固定路线,没有固定站点,等不到车的话打个电话附近的师傅就会来接你。虽然是公共交通,但是有着出人意料的人情味。
数十年前的战乱毁坏了小岛数百年的安宁,而今,几十年的垦荒又带领小岛走向下一个平稳的百年。几十年的时间不算短,几百年的岁月也不算长,细数过往悠悠慢慢却只有眼下涛声依旧,人们的勤恳与纯朴依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8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