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绿水青山映入眼帘,这里有客家红茶叶种植基地和制茶工厂,也正是因为这一颗颗茶树,带领仙坑村人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康禾茶在宋代就颇具名气,到清康熙年间达到顶峰,成为皇家钦定的贡茶。据《河源县志》载:“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胜。上莞、康禾诸约,居人生计,多半赖此”。时代变迁,那座山、那村舍,种茶人仍在传承着自己特有的制茶技艺,时至今日,康禾贡茶仍是广东省的知名茶叶品牌,2011年康禾贡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8日上午,我们一同走过乡间的小路,来到藏身于云雾之下的仙坑客家红生态茶园。置身于茶山,绿意葱茏,风光蔚为壮观。漫步在茶园,不仅可以欣赏满山新绿,呼吸新鲜空气,我们亲自采茶,体验劳作之乐。采茶人手上的一枚枚茶叶斜落于东窗,在绿浪中徜徉,茶园的嫩芽,在指尖折弯了腰,伴随着采茶人的动作欢快地跳入背后的竹篓。手工采茶是传统的茶树采摘方法,可分为掐采、提手采和双手采,而提手采是茶叶标准的采摘手法。这种采摘方法,能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和老枝叶,不宜捋采、抓采或掐采。手工采茶,容易掌握,但是比较费工,成本高。
仙坑村采用的就是传统的采摘方法,沉浸于绿浪之中,野花的花香扑鼻而来,花香沁入茶中,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似沉醉山与杯之中。我们手中采摘的是茶叶,更是茶文化之树的“果实”。
采茶只是制茶工序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凉青、杀青、揉捻、干燥、挑选等。在村委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茶厂,拜访拥有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在参观制茶工厂的同时,了解仙坑客家红茶的种种信息,并切身体会制茶工艺的种种门道。在和制茶师傅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红茶和绿茶的茶树是一样的,茶叶鲜叶也是一样的,只是加工工艺不同而已,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而红茶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步骤经过完全发酵的,使得茶氨酸被氧化,形成了茶红素等物质,所以才会产生红色的叶底和茶汤。同时,在制茶的过程中,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高了制茶的效率,但是在某些工序上,机械不能替代手工制作,比如制茶烘干火候等方面,都是需要人工控制的。由此可见,虽然机械提高了我们的制茶效率,但在制茶工艺中,手工制作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生长于茶树上的嫩芽被制成了醇香的茶叶,积攒多年的制茶经验也在茶香中代代流传。制茶师傅用初心和匠心打造的客家特色红茶,让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6月29日,我们跟随村委的脚步,来到了仙坑村的蜜蜂养殖地,借此了解当地养蜂业的现状,探寻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养蜂业,作为仙坑村一大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常年山花烂漫、泉水潺潺。最适宜土蜂养殖,酿出的蜂蜜更是清香浓稠、甘甜纯正。步入养蜂人的家中,群蜂“嗡嗡”地飞舞其间,农户房前屋后、林间地头大大小小的蜂箱鳞次栉比……微风徐来,花香、蜜香沁人心脾。养蜂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养蜂的习俗和经验,并热情地给我们展示养蜂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但在问及销售情况时,养蜂人无奈地表示合作社蜂蜜的销售对象主要以游客和个体经营户为主,目前无长期合作公司,所以时常会出现大量蜂蜜滞销的问题。同时,在谈话间,也发现目前的蜂蜜宣传力度较弱,推广程度较低。为此,我们决定帮助养蜂人拍摄宣传图片,并制作推广海报,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当地养蜂人推销他们的蜂蜜,推广养蜂业这一特色,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蜂农们养的不仅是蜂,更是奔向小康生活的梦;蜜蜂们酿出的也不仅仅是蜜,更是每一位农户们能够品尝美好生活的甜,希望仙坑村的特色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8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