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大学子三下乡:“爱的三角”再续前缘,汉江之滨魅力支教

来源: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爱的三角”支教

7月4日至17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和调研实践。本次支教以“黄河文化”为干线,结合实地教育调研、家访问询、乡间采风等综合服务调研活动,探索支教模式的创新路径。同时针对当地文化发展情况和文化底蕴进行实地调研,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助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爱的三角,全新起航:夏日孩童烈日心

“爱的三角”支教团作为山东大学(威海)传承性公益支教团队,拥有丰富的支教经验与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自2019年以来,“爱的三角”支教团连续四年为石泉县提供优质的支教服务,持续关注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在支教团成立七年之际,团队成员们选择再次奔赴石泉县进行爱心支教,为当地儿童送去炎炎夏日里的田园长歌。

团队进行支教的地点——池河镇西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社区有60岁以上的老人658人,留守儿童36人。在支教开展前,团队针对实际情况,选取“乡土文化认同”与“留守儿童教育”作为本次实践的具体主题,作为具体课程安排的依据。另外,由于支教面向的儿童群体年龄跨度广、认知差异大,团队成员采取灵活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四小组、三大班”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为加快团队成员与支教对象的磨合与熟识,实践初期的课程多以趣味性与拓展性为主。有丰富多彩的破冰小游戏、妙趣横生的趣味物理课、手脑并用的美术手工课……轻松的课程和活动安排起到了快速调动学生情绪和顺利开启支教活动的积极作用。根据实践主题,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并教授了地理陕西、红色党史、秦腔戏剧、乡土文明等特色课程,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认知、家国情怀、故土情怀。针对留守儿童作业辅导难的现状,团队保证每天安排两个小时的作业辅导时间,为孩子们的假期减压,提高假期作业完成质量。

为深入了解当地基础教育情况、当地普遍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等问题,团队成员根据在教学活动中了解的情况,选择了五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长与学生的反馈以及总结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实操性强、持续性强的建议——基于OMO模式的长效支教服务机制,即疫情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支教模式。一方面为孩子们打开云端上的新世界,实现支教团各分队间的优质课程共享,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同时与本校各大社团进行合作,带来线上线下相融的精神盛宴;另一方面与实践地相关政府及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争取建立不局限于寒暑假的长效支教机制,结合团队成员的学科特长为孩子们带来优质的课程辅导。

扎根调研,服务乡村:金蚕小镇的发展出路

据了解,池河镇是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出土地,被称为“丝路之源”,蚕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为真实、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色与发展现状,发现现存问题、提供解决方案,7月13日至15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前往池河镇“金蚕之乡”展览馆、池河镇著名景区“荷塘月色”、汉江石泉古城景区、以及石泉县信访局进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在参观池河镇“金蚕之乡”展览馆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提到的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正是在池河镇出土。这枚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丝路源头在石泉”的蚕桑胜景,也成为“一带一路”的醒目标志。当日下午,在西苑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前往了池河镇著名景区“荷塘月色”,对当地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考察。团队成员了解到,作为当地的旅游主干道,2018年修建的金蚕大道成功解决了池河镇旅游大环线问题。金蚕大道与当地交通网对接,串联起“沧海桑田·乡村明星”旅游区、“荷塘月色”等一系列景点,极大推动了文体农旅融合,促进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14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汉江石泉古城景区,对石泉县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访与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众多,有“鬼谷子的传说”、“石泉石狮子”、“石泉庖汤会”等。根据团队成员在石泉县信访局的调研得知,当地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存在着文化资源知名度低、利用率低等弊病,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掌握的情况,团队为当地提出了多条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发展建议,为石泉县的发展贡献山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并将在后期的支教中及时跟进,与时俱进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与当地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支教完结,梦想待续:歌声里的结课汇演

随着支教计划的逐步推进和授课的顺利进展,自7月12日始,团队成员开始逐步推进结课汇演的排练工作。7月17日上午,“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于池河镇文体活动中心影剧院举行结课汇演暨颁奖典礼。

池河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池河镇人民政府镇长段昌民,池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杜小莹,池河镇综合文化中心主任李泽,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陆龙俊应邀出席本次汇演,西苑社区全体干部、部分网格员及学生家长均前往观看。

结课汇演按照预先安排有序进行,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抒情歌曲合唱、手语舞、心理情景剧、朗诵等,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现了支教团成员半个月以来的教学成果。节目的最后,影剧院的电子屏幕上投射出团队成员准备的视频——孩子们对父母表达的心意、团队成员在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视频的创作初心,是为留守儿童搭建一条与家长沟通的书信之桥,取得双向均衡式的反馈结果;另一方面,视频也概括了支教团成员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日常,为双方留出了珍贵的回忆。

会议最后,李泽书记为结课汇演致闭幕词。在致辞中,李书记回顾了过去四年与“爱的三角”支教团合作的经历,并再次表达了对团队成员的感谢。随后,在场领导、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结课汇演与颁奖典礼的落幕,标志着“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的支教日程正式结束。

“支教就是自己发光,照亮他人的梦想,是心和心的贴近,是灵魂间的碰撞,是彼此成长”。2022年是“爱的三角”支教团成立的第七年,黄河向海,三角筑爱,支教团成员以吃苦耐劳的品德、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本次支教和调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充分展现了山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胡荣教授主讲福州大学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规划引航,行动筑梦” ——人文学院举办就业宣讲会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赴同济大学调研交流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最新发布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减小疫情封锁障碍,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扩宽同学们的地理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支教组…
发扬革命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为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培育青年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镇巴县乡村振兴调研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号召,于8月7日来到了川陕红色…
佛山学子三下乡:炎炎夏日,开启下乡之旅
为了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于实处,实地研究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之间的平衡,汲取打造生态宜居的社区花园式村落的方法与经验,6月30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源心·夏乡团队在…
一声老师,一身责任
那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礼貌又懂事,但偶尔也很调皮。第一次听到他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是十分的震惊和惶恐的,因为自己还是一名学生,虽然是师范生,但尚未具备教师的能力,当真的被称呼一句老师的时…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近年来,急救的重要性渐渐深入人心,全国许多中小学生也积极开展急救技能教学,基础急救技能作为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技能,是每一个人都应熟练掌握的。错误的急救方式有时不仅无法…
武汉学子三下乡:总结大会秀风采,文艺汇演绘终章
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随州为期半个月的支教进入了尾声,为展示实践成果,实践队组织并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精彩的文艺汇演以及视频展示,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表演的手势舞《仰望星空…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 | 夏来飞絮赴杜家,风止沉泥待发芽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蒲公英”暑期支教队渭南富平杜家小学支教调研服务实践图集…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课后育人活动
大学生应积极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教育沐春风”实践调研团成员来到湖南省吉首市太平希望学校开展为期五天的课后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
山大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闪闪发光的我们
7月5日至19日,作为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日照分队的一名队员,我和其他6名小伙伴一同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河山镇高新社区,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动。为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尽己所能将知识…
【化学与化工学院】军旗升起英雄城,红星筑梦忆红心
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红星筑梦实践队全体实践队员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探索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军历史,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