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发挥综合专业优势,助力敦煌文化传播 ——记三校联盟“溯源·飞天”实践团队

来源: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成方中

追寻历史,穿越风沙,深入全方位解敦煌文化;巧思妙作,同心合力,联合多领域开展设计宣传……2022年7月14日至7月21日,“溯源·飞天”实践团队部分成员代表远赴甘肃敦煌等地开展为期8天的线下活动。考虑到疫情防控需求,本次实践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工作的方式,8名成员首先代表团队奔赴甘肃敦煌开展志愿服务和实地考察。通过联手敦煌研究院开展志愿服务、访谈文物修复工作者、采集风景风俗等收集了大量创作元素。同时,线上工作组同步进行网络文化宣传和敦煌文创产品、手绘视频、互动游戏的设计制作,目前现已完成了表情包、微信红包封面、赛博插画、文创产品、手绘视频等七个系列的创作。

分工明确 优化团队结构

本届“溯源·飞天”团队由来自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71名同学集结而成,出于对敦煌文化的共同热爱和不同的专业优势,分设手绘、文案、编程、联络等8个工作组。各组成员分工明确,默契配合,形成了合理稳定的团队结构:中文系的同学善用诗意的语言讲述敦煌的前世今生故事;外语系的同学凭借专业优势,在景区志愿工作中让外国友人也了解到敦煌文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在团队中占比较大,承担起文创产品设计、手绘宣传视频、新媒体排版等重任;信息科学类同学尝试编程制作互动游戏,使新兴科技与古老文化交融……在助力敦煌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团队成员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隽永的文字、灵动的画笔、生动的视频、精彩纷呈的数字新媒体技术等为媒介,高效推进文化成果产出。

深入大漠 开展多元活动

线下考察环节中,团队成员代表首先前往敦煌研究院榆林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经过严格培训,志愿者们于7月15日正式上岗,主要负责核对录入信息、景区文化讲解、疏导人群、协助维持秩序、陪同接送游客、接受咨询等工作。安检口前、售票窗旁总能看到他们大汗淋漓却始终报以微笑的身影。志愿服务接近尾声时,团队成员们还一同耐心清理了周边场地并在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洞窟。

7月18日,团队代表采访了敦煌研究院著名文物修复师、出身文物修复世家的李波老师。李老师向团队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与文物修复工作的缘分。作为敦煌子弟,李波老师深受“文物修复界泰斗”——父亲李云鹤先生的影响,又鼓励留学归来的孩子李晓洋也开启壁画修复之旅。祖孙三代深耕大漠、薪火相传,以实际行动诠释“莫高精神”。访谈过程中,李波老师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在西千佛洞、榆林窟等地实际开展修复工作的艰辛和应对策略,讲解了开展抢救性保护时防止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等注意事项。他寄语团队成员和广大敦煌文化的爱好者们不断学习,努力用年轻人的声音讲好敦煌故事。

后续几天,“溯源·飞天”团队成员代表陆续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馆、莫高窟等名胜及文博单位采风,在大漠风情中收集创作灵感。作为“线上主力军”的文案组、手绘组、文创组、编程组等成员同步致力于新媒体文化宣传、手绘敦煌视频、相关文创产品和数字游戏的设计,希望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敦煌文物保护修复知识、传承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巧思妙构 延续丝路文化

10个手绘小视频,近20款文创产品,两千余人次浏览量……迄今为止,“溯源·飞天”团队已在平面、文创设计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手绘组以绘画步骤动态呈现的方式介绍了祈赛、洗软等敦煌民间习俗,用生动的形式再现袁嘉谷、赵声良等一代代敦煌文化守护者的动人故事。成员们通过手绘视频传承经典文化,致敬人物榜样,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风沙,共筑敦煌之梦。

平面设计组完成了2套表情包、6款微信红包封面、6幅充满科幻元素的赛博敦煌插画、10枚贴纸图案和自由主题漫画的设计创作。表情包以壁画仙女为基本形象,憨态可掬,鲜活生动。当被赋予了疑惑、赞叹、惊喜等动作表情后,她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充满亲和力、代表真实情绪的精灵。微信红包封面提取敦煌壁画中“九色鹿”“飞天舞姬”“供养人”“观音像”等元素,将动物与人物结合,在Q萌可爱的形象中融入敦煌经典服饰和配色。成员们还尝试加入学校元素,如东南大学吉祥物“叮咚”裙摆飘逸,丝带飞扬,完美再现了飞天在空中轻盈舞动的神韵及行云流水的态势。赛博敦煌插画实现了古老敦煌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碰撞。当玄妙神秘的飞天以充满未来科技感形象出现时,强烈的色彩对比带来直击心灵的震撼。敦煌贴纸图案包括可爱的飞天形象、莲花佛像元素、斗草藏钩场景,是敦煌千年艺术元素的汇聚,随心粘贴的方式使生活妙趣横生。

文创组提取敦煌壁画主题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共设计各类文创产品近20件。这其中,有的将精美繁复的花纹连续印在抱枕、帆布包、遮阳帽上;有的对图案进行抽象加工,制成首饰项链、书签、杯垫、包装礼盒、优盘等。亲自设计和推广敦煌系列文创产品使成员感受到续写辉煌历史,传承丝路文化的使命。

文案、摄影、新媒体组致力文化传播。截止到目前,艺东南、溯源·飞天等校内外公众号已发表新媒体推送16篇,涉及文化调研、考察心得、画作视频、文创推广、名胜介绍等,获两千余人次阅读量。各级各类网络媒体刊登团队实践纪实、新闻报道等7篇,取得不错反响。

优秀的人员构成、合理的实践计划、默契的配合调整筑牢了“溯源·飞天”团队发挥综合专业优势、助力敦煌文化传播的基础。接下来,团队成员还将继续完善设计,推进后续工作。“溯源·飞天”团队希望以本次实践为契机,协助建立起传统与现代连接、文化与应用连接的桥梁,为守护敦煌艺术宝库、绵延丝路文化写下年轻生动的注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6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七彩假期,筑梦成长;情暖童心,逐梦翱翔。7月11日-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网上云支教在线课程。实践团开创了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创新模式,旨在帮助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八一爱…
2022暑假会实践心得——潘晶晶
2022年暑假,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与美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及学校的号召,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下柳沟村进行实践服务活动。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社会实践就结束了。从6月25日开始…
采访英烈后代,重现红色历史
本网讯(通讯员丁悦)7月20日,安徽大学“承梦星火”暑期实践小队再次前往红庙镇,拜访和慰问了村里新四军七师英烈的后代,表达了尊重缅怀之情。并对英烈后代进行了采访,以期重现部分新四军七师的历史过往。…
疫情防控 保护安全
西南石油大学信息学院“柚行西山,携手公益”实践队赴西山风景区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暑期实践活动为了唤起社会公民环保和互助意识,并且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对社会贡献的意识,同时加强人们的相互沟通、理解,形成…
关注残疾人旅游,南财公管学子彰显大爱
习近平书记在2016年曾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据中国残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6%,因此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士在旅游途中…
泰州大学生三下乡:萤烛照亮书卷,筑梦儿童少年
中国青年网苏州8月3日电(通讯员金秋煜)风说了许多,把夏天注得盈满,窗外的蝉也在倾听着关于这个夏天的故事。7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者队在泰州以及家乡各地开展了“萤萤之火,灼…
江苏大学生三下乡:萤烛照亮书卷,筑梦儿童少年
中国青年网苏州8月3日电(通讯员金秋煜)风说了许多,把夏天注得盈满,窗外的蝉也在倾听着关于这个夏天的故事。7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者队在泰州以及家乡各地开展了“萤萤之火,灼…
温暖童心之行,筑梦假期之旅
中国青年网常州8月15日电(通讯员文继蜀)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孩子们也迎来了他们的假期。为了充实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给孩子们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建“萤萤之火,灼华…
邵院学子三下乡:探访党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解乡村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爱国爱党精神,近日,邵阳学院“医心护航守卫健康”乡村振兴医疗服务团赴邵阳市台上村采访老党员和退伍军人。在当地村委的带领下,团队志愿者冒雨前往党员老兵雷…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之心得体会
暑期刚刚开始,疫情突然袭击了我的家乡,活力的小城又一次陷入沉寂。沉寂之中,无数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奋斗在一线,为人民安康流血流汗,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加防疫工作,在6月27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