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文化大国,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黑陶、盘扣、茂腔、农画绣等。这些遗产的存在,能够带人走进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中,让人内心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具有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具有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和实现产业兴旺等积极作用。因此,为了传承文化精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惟精惟一队于6月28日-7月1日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发放调查问卷,调研非遗保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的身份标识逐步从“遗产”向“资源”转化。按照“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等理念,非遗保护工作正不断做深做实。在调查问卷中,提到了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强措施。各行业各领域依托非遗,开发特色文化或服务,诸多内外因素合力助推非遗跨界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对非遗的保护。
积极制作海报,宣传非遗文化
在线下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不仅在曲师大附中进行宣讲,还积极制作宣传海报来宣传非遗文化,加深大家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鼓励大家一起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有黑陶,盘扣等,在进行宣讲过程中,大家看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些惊讶,有些是平时看到比较多的,大家也不太清楚是非遗,有些是根本没有见到过的。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使大家对于非遗的文化知识了解到更多,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也加强了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的认知。
探索非遗文化,追溯文明之源
盘扣也称为盘纽、纽结或者纽绊,是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制作工艺包括了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它的功能性在服饰的演化中逐渐被改变,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是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盘扣的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细腻优美,花样品种繁多,造型富有想象力,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更有着招福纳祥、传递情感的美好期盼。
为更好的了解非物质遗产——刘氏盘扣,社会实践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了五莲县探索刘氏盘扣这一文化遗产。盘丝结带,扣诸心扉,细节之美,恒久经典,那些飞扬在指尖方寸的穿引缝制,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寻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作为五莲刘氏盘扣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刘冬梅用三十余年的光阴品味其中滋味,携带小小的盘扣步入广阔的文化场域和时代语境,走出了一条向上的、不凡的、崭新的逐梦之路。无论是时装还是中式服装,她都尽可能的用盘扣代替扣子和拉链的功用,并创新研发出荷花扣、福禄寿喜扣等上百种精美的盘扣样式,渐渐地,盘扣成为她最具个人风格的“招牌”。她将刘氏盘扣技艺融入太阳文化海洋文化等元素,进行再创作,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她的作品曾走进过人民大会堂,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从上个世纪的老裁缝铺子,到现代化的店铺和车间,从老式衣衫到新潮时装,传统与现代之间看似遥远的分野,被刘冬梅用一针一线的穿引,缝合在流淌的时光中,伴随着老式缝纫机的“嗒嗒”声,成为一种美好而深刻的传承。
盘扣盘的是文化遗产的精彩绝伦,更是机器代替不了的人工之巧,每一个精巧的盘扣都蕴含着丝丝的精致。小小的一个盘扣历经百年沧桑,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也认识到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去认识它,了解它。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当学习老一辈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坚守,主动守护、传承和发扬盘扣制作技艺,让它不仅成为一种普通的传承技艺,更成为祖国传统工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