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号上午,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我来到了坐落于山东省莒南县的“山东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纪念遗址占地50余亩,园内青松翠柏百余棵,花坛多处,环境清静优美 。我一个人在遗址参观,感受着浓厚的革命氛围,历史的额遗迹就静静地躺在我的脚下,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离我们是如此的近,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信息迎面而来,它似一种气场,凝聚了中国解放军以及中国各代抗日先锋们的精神向我们诠释。
“1941年12月19日,上午八点多钟,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包围了沭水县渊子崖村。日军用大炮向村里轰炸,炸死炸伤不少群众,许多房屋被炸毁。全村300多名自卫团员及男女老少,在村长和自卫团长带领下,用土炮、土枪、大刀、长矛据守围墙,英勇抗击,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攻入村内,自卫团员和村民与敌展开激烈巷战,战斗从上午8时许到下午4时,共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人。咱就是那咱打猎干农活的家伙事跟他们打…”,杨树下,一位大爷正激情盎然的给旁边的小孩子讲着渊子崖村的抗日革命事迹,不自觉被大爷的那种引以为傲的语气吸引,来到树下和小朋友一起听大爷讲渊子崖的光辉事迹。“日军攻入村内后,对无辜的村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先杀死了守围墙的林九宣、林端五父子,又打死了林九乾、林九兰、林九先等十几人,在后街杀死了林九臣及其妻,在西巷把林清义等十几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用刺刀穿死,扔到一个粪坑里泼上汽油烧掉。许多妇女儿童被日军扔到火中烧死。临走时,还把掳掠的几十名村民赶到村东北面一个叫葫芦沟的深渊边上,挨个用刺刀捅倒推到渊子里。用绳子拴着几十个村民走到土龙头村,用刺刀刺死王清洛、王清余等12人。没杀的被日军胁迫到江苏等地挑水、喂马、干苦力,多数被折磨致死。全村共有147人英勇牺牲,全村房屋被日军烧毁833间,占全村房屋总数的百分至九十以上,粮食、衣物、家俱、牲畜损失殆尽。下午3时,山纵二旅五团一个连和县、区一部分武装闻讯赶来,参加战斗,日军逃走。在战斗中,沭水县委宣传部长徐坦身负重伤,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区委宣传委员赵同、区中队副队长高秀兰和十几名区中队队员壮烈牺牲。”听着大爷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年仅20岁的村长林凡义,带领着村民拿着自制的雁枪、土枪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不畏敌军的长枪,勇于抵抗。
唐太宗曾有句: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敬畏历史,而且要以历史为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中的精神,而不是只是只是将其博物馆供人观赏的玩物。毕竟,历史博物馆的厚重和底蕴不是在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能够带给我们的。历史不仅仅是反映了过去的以往,更是今人做人处事的方向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