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学子三下乡感悟:体验非遗技艺,感悟匠心传承

来源:苏州大学承遗·拾艺实践团 作者:王心悦

2022年的盛夏,来得匆忙,来得意外。在自己期末考结束之际,我加入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承遗·拾艺实践团,赴江苏常州开启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7月4日至7月24日,我们参观梳篦博物馆、梳篦厂生产园区,走访非遗创意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采访当地市民、体验梳篦制作与录制家乡非遗微课等形式,在实际行动中感受文化之美,传承传播家乡非遗技艺。作为实践队的队长,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也有颇多的感悟。

我和团队成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前往位于古运河畔的常州梳篦厂生产园区参观调研。厂区负责人徐燕阿姨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她的带领下,我和队员们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了梳篦生产的全过程。当我得知一把小小的木梳竟有二十八道制梳工序和七十二道制篦半工序时,我颇为诧异,不禁为师傅们踏实细致、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深深叹服。

生产车间的陈师傅告诉我们:“如今随着洗发水的普及,密齿篦已经从很多家庭中消失了,制作篦箕的手艺人也逐渐老了。”他也表示,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梳篦传承保护,了解这一非遗制作技艺。听完他的讲述和希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为篦箕等制作技艺的没落和濒临失传深感惋惜,另一方面对如何传承与宣传这一工艺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和团队成员们共同讨论后,我们决定分工合作录制几期非遗微课,以公益课堂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州非遗,助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从资料搜集到课程设计,再到PPT制作与正式录课前的多次演练,着实费了我们好几天的工夫,但我和队员们都热情高涨,丝毫没有半点埋怨。当看到发布在网上的几期微课被不少人浏览时,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我真心希望录制的微课以及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活动视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州非遗,在云端感受非遗之美,也希望这项非遗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当然,为更直观地感受这一非遗技艺,我们还前往常州青果巷非遗创意基地,造访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粮老师。在邢老师指导下,我亲身体验了梳篦制作,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从开齿到抛齿、划样到锯背,再到最终的描绘,老师一步步地耐心讲解,我则跟着老师的示范和学习,历经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完成了一把木梳的制作,满足感和愉悦感油然而生。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制作梳篦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手工活,也对老师所授“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的成功秘诀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在木梳制作体验完成后,邢粮老师还为我讲了他学习这门手艺的故事。老师说到,当初与他一同学习梳篦技艺的学徒有30人,只有他坚持至今。听到这里我颇有感触,正是老师这种“坐得了冷板凳”、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种信仰的精神,与其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才让他最终成了梳篦界的一位大师。我认为,如今的我们仍要学习老师这种宝贵的精神,耐住寂寞,撇去浮躁,在快节奏的时代下守住自己的初心。

此次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在为期多天的实践中,我全景式的了解了家乡非遗文化,也增进了同窗情谊,培养了我和团队的合作精神,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我深知只有我们当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投身于这项非遗技艺中去,真正热衷于它,这项技艺才能经久不衰地一直传承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承遗·拾艺实践团的成员们未来依旧能守住“传承非遗,守护匠心”的初心,探寻更多地域、更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会在行动中传播非遗技艺,感受文化之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持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重庆学子三下乡:拜访老党员,聆听前辈故事
为了解先辈故事、学习先辈精神。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国情观察寻历史,筑梦远航强信念”实践团前往合川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进行了“拜访老党员,聆听前辈故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聆听前辈们过往的…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结合当地特色,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为了解我国未来乡村建设情况,2022年7月中旬,我们展开了调研活动,走进新桔城村与直播电商基地,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以及共同富裕和未来乡村建设的措施和影响。在这一次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未来…
佛山学子三下乡:在调研中寻求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
我们此次活动旨在关爱新型留守儿童。如今许多年轻父母在假期里出去上班工作,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家里。此刻的孩子很孤独,他没有同龄的孩子与之陪伴,更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连一顿饱饭也成为了问…
佛山学子三下乡:为汕头市经济特区的发展贡献属于青年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
红色耀中华,青春跟党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从建党以来,百年光辉,记载着辉煌又伟大的事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们怀揣这对党的热爱,在重庆、常州、南通等地进行了线下宣讲宣传活动,让党的历史深入人心。学生们制作了宣传党…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柿柿”为民同奔富
2022年7月5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萧山横一村的土地,了解横一村的未来乡村建设之路。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横一村特有的风土人情,获知了其乡村振兴…
踏寻红色印记,地理青春前行
踏寻红色印记,砥砺青春前行2022年6月18日下午,遵纪守法好少年团队正式开启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期两天的征程。我们一行十人与指导老师一起前往实践目的地。此次社会实践的地点我们为配合当下疫情防控的要求…
浙江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文化建设促进乡村发展,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建设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家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途径与方式。我跟随本次“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实践团调研走访了多个走未来乡村建设发展道路的乡村,其中位于嘉兴市桐乡市的骑力…
苏大学子三下乡:寻访梳篦之乡,传播非遗文化
为探寻家乡特色文化,助力非遗技艺传承传播,7月4日至7月23日,苏州大学承遗·拾艺实践团成员赴江苏常州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实践活动。成员参观梳篦博物馆、梳篦厂生产园区,走访非遗创意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