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贾丰蔚 王梦涵 许刘栋)
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已经迈出了在实地中切身感受娄东文化之韵味,亲身探索太仓历史之底蕴的脚步。苏州城东北门在星象上因对应天上“娄宿”而得名“娄门”,娄江出娄门而入海,地处娄江之东的太仓便得名“娄东”,但“娄东”这个地名,早已不是用来简单地指代方位,而是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太仓精致、温婉的地域文化的代名词,折射了太仓几百年历史痕迹以及其诸多优秀精神文化。
斗拱梁头巧榫卯 瓦当飞檐流天井
城市建筑的发展就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好物需保留。保护城市遗产,是为城市留下记忆,延续城市命脉。今天,团队成员来到了明朝晚期著名文学家张溥的故居,张溥故居始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张溥在这座宅院中度过了他求学入仕的少年时光。其整体构造为典型的三进组合式宅院,配以围廊厢房而形成“通转走马楼”,近似迷宫,古色古香,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步入宅院,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大厅看似简朴其实构思精巧绝妙,大厅五梁带前轩,并有前后廊,大厅左右各有一间六架梁侧楼。整个建筑历史悠久,在构造上斗拱齐全,榫卯交替,布局精巧,具有绝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建筑价值。2006年6月,张溥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团队成员在这里看到了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妙绝伦,这种传统建筑不仅承载了古人精神情节和历史记忆,也展现了我们中国古人的建造智慧,以及其流传至今优秀的工匠精神——精益、专注、创新。
叠石开湖微景致 城市山林显意趣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因其设计完美,构思巧妙闻名于世,团队成员今天先后领略了东南第一园——弇山园,以及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南园的古典苏州园林魅力。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太仓南园可谓是集苏州园林风格之精华,设计完美,构思巧妙;南园绿叶红花,清泉石流,乃卷棚歇山顶,飞檐斗拱,甚为古朴。苏州园林其亭台楼阁布局精巧,荷花、松柏、清泉、假山交相辉映,在这里,处处可以使窥见古人善于发掘自然之美的性情,而园林也折射出中国文化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时值盛夏,园林荷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让团队成员领略到了苏州园林在夏天特有的风姿。这些用花鸟鱼虫点缀的古代园林不仅为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辟出一方静谧,也向大家展示了古代文人将游玩融入生活的别样意趣,让人们在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情趣之高雅的同时,也赞叹其创造美的高超手法。
斯文在兹汇英才 通江达海聚奇珍
一艘巨大的元代海船历经七年的保护、修复、布展后坐落在太仓博物馆的正中央,仰头看着古船高耸的桅杆,这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海洋开拓精神的伟大。太仓是一座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域内河网密布,通江达海,自古为苏州通海之门,元代朱清、张瑄开通海运,开放外贸,番商云集,号称“六国码头”。明清两代繁盛的近海跨区域贸易促使江南市镇的崛起与腾飞。团队成员跟随太仓市博物馆文保部主任徐超的介绍在太仓博物馆深入了解太仓历史文化,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被掀开,大家体会到,太仓的历史全然离不开“海洋”二字。深海探索中打捞上的文物从陶瓷瓦罐到船只木件数不胜数,这将海洋探索的险峻路途全然展现,却也体现了元明时期的海运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郑和七次从太仓刘家港集结下西洋的故事一时难以道尽,下洋后从伊拉克带回的的苏麻离青形成了永宣青花瓷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同时中外文明的交流到达了新的高峰。太仓的历史以海洋开拓史为主线,博物馆以陈列分展的方式,让参观者进一步深入体会,并将太仓之地前人勇敢的海洋开拓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建筑到园林,从古船木舵到瓷器书画,娄东历史文化之精神具象到每一个关乎历史的物件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自然美的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先辈们留给后人的不单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迹,还是这些历史的事与物中所包含的优秀精神,而团队成员经过一天的参观实践,也真正学会了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继续实践,如此反复,获得提高。因为相比于对物件本身的简单观摩,更值得让人们去思考和挖掘的理应是流传下来的物件其背后的意义与学问,以及其蕴含的每一种影响人心的优秀精神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