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海学子三下乡:补偿机制保生计,人水和谐促发展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邝素娴 孙瑜环 戴

2022年7月28日-8月5日,河海大学“渔你同行”调研团以研究探索长江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途径为出发点,先后赴长江江苏段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沿江八市与湖南省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开展为期9天的调研实践活动。

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如何巩固禁渔成果,让昔日以船为家、以水为生渔民走上岸、立住脚、谋发展,开启上岸新生活,做好政策“后半篇文章”,是高质量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使命。从2020年起,“渔你同行”调研团开始致力于关注退捕渔民的上岸、转产转业、生活生产质量保障提升等民生问题。为响应河海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渔你同行”团队再出发,通过资料调研、实践走访、问卷访谈等形式,寻求现行禁渔条件下保障渔民生活质量、提高渔民收入的有效经验,分析当前转产安置机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归纳其运行发展的普适性条件,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访政策前沿,明发展之道

为深入探究各市退捕渔民补偿机制落实状况与未来规划,7月28日起,实践团成员分赴南京等长江江苏段沿江八市与以湖南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沿岸典型省份,并各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对渔民转产安置等相关工作的负责人进行访谈。访谈过程围绕各市退捕渔民的基本生活现状、转产就业、生活补助、社会保险等补偿机制的落实状况以及“十年禁渔”政策的未来发展规划等展开。

据各地工作人员介绍,自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施渔业进步起,仅仅两年时间,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地水质明显变好,鱼类数目以及种类大幅增长,生态多样性大有好转,长江水域生态总体呈逐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在退捕渔民可持续发展方面,团队成员了解到政府关于渔民的补偿安置措施也正逐步落实,各市根据渔民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转产转业安置方案,拓宽就业渠道。其中,南通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施百灵副支队长提到,为促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南通市人社局开展了“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的免费就业帮扶;并安排专人负责退捕渔民的就业问题,建立每周数据跟踪调度机制,确保做到渔民转产转业“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渔民转产转业率100%、社保参保率100%、社保缴费补贴率100%等多项指标,解决了渔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充分保障了渔民的基本权益。各地工作人员表示,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满足渔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他们后期禁捕政策推进的重点工作。

探人民一线,寻改进之法

为了解“十年禁渔”政策下渔民生活现状、科学评估上岸渔民可持续生计发展能力,团队成员分赴南通市五接镇、苏州市七都镇、扬州市里点镇等数个退捕渔民居住地,调研渔民生活质量并请他们帮忙完成调查问卷。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接触到许多退捕渔民,或从事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新型涉鱼产业,或通过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在生态修复湖库区参与资源养护,完成了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转变,这些渔民的成功转型是长江渔民上岸工作的一个缩影。

同时,也存在需要兜底帮扶安置的退捕人群,他们大多年龄较大,学习能力弱,技能单一,缺乏职业竞争力,再就业可能性小,生活幸福指数低。深入了解禁捕渔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面临的生活难题后,实践团成员提出了实施动态监测、做优后续保障、确保安置规范等建议,以期做好退捕渔民后续跟踪帮扶工作。

献河海智慧,觅自身发展

补偿是渔民上岸的过渡手段,发展是可持续生计的唯一途径。读书为元元,河海学子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力求为江苏省“十年禁渔”的政策执行和渔民的补偿机制创新做出贡献,为其他省市的沿江地区贯彻落实“十年禁渔”政策的方案提供参考,为长江大保护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贡献河海智慧。

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成员打破专业束缚,了解政府部门对于“十年禁渔”的政策导向,扩充自身关于长江生态建设、“十年禁渔”规划的知识储备,开拓了视野。同时,队员们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实践团始终牢记河海大学校训,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吃苦耐劳、细心钻研的河海水利人的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水之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暑期实践进行时|外国语学院开展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返家乡实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不仅危及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人们就业、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现在,中国和世界的疫情情况都有所缓解,但还未结束,抗疫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在…
微尘出行: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浠水县当地红色文化背景,学习并传承红烛精神的深刻内涵,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赴黄冈市浠水县志愿服务队和浠水县丁司垱镇方郭小学的同学们一同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通过实地参…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多举措扎实开展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2年暑假期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组织53支实践队共360余名学生,以个人或就近组团的形式赴基层一线,深入开展党史学…
【岳王市廛忆繁盛 徽商精神永承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对明清江南棉
(通讯员王梦涵许刘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数十年来,历史时期徽州与江南的区域互动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历史学界所重视,安徽师范大学更是国际徽学研究的重镇。为寻访入籍江…
【通江达海娄水去 物阜民丰文脉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王梦涵许刘栋)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
追寻红色回忆,传承革命——基于岳西县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这是革命烈士王步文同志在临刑前的临危不惧。而我们此行目的地也正是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王步文故居和大别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学习大别…
合工大学子:追寻“好人”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为赓续好人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好人基因传承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好人’铸乡魂,文明塑乡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
【千秋浏河隐繁华 百里娄江去征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调研明清江南
(通讯员贾丰蔚许刘栋)“海波不动绝奔鲸,万斛龙骧一叶轻。”登临江口,前人吟咏的舳舻风波似乎犹在眼前,如见艘艘宝船下海远航,驶向未知与希望的深蓝,而这个如今被称为“浏河”的江南小镇正是海上丝绸之…
走出校园,进入工厂实践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前面临这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明晰考研与就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所以,我于2022年7月7-2022年8月8在广东省东莞市永兴机电…
深入社会,积极奉献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7日电(通讯员邓榉,徐方瑶)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