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青壮年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解决区域内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足问题,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管2002班的徐嘉在江苏省淮安市团委的组织下参加了“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一对一”心灵关爱走访调研活动,重点关注当地留守儿童,开展各项精准关爱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优化教育资源。
在活动开始之初,在淮安市团委的领导下,徐嘉同学进行了实践活动启动工作的培训与讨论,对接下来几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等多方面活动进行策划与设计。同时抵达图书馆,学习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为后面实践活动中的小朋友选取有意义的书籍。进一步与学校的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等组织取得联系,知晓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了解当前淮安市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基于志愿者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修改润色实践计划。
在后面的实践过程中,分别对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设计活动。
实践活动的第二天,徐嘉同学与孩子们见面交流后,带孩子们参观了红色景点,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共同学习了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为孩子们小小的心灵播下向党靠近的种子。随后前往图书馆,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安静,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下午步行去往活动室,在和孩子们聊天过程中,徐嘉同学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并陪同他们一起玩积木,拼图等益智游戏。短短的一天内,既感受到了儿童内心的天真无邪,也明白了引导孩子心灵成长的不易,徐嘉同学有了许多收获,会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逐步调整对儿童生活、学习的引导策略,进一步改善方法。
经过一天的陪伴,徐嘉同学观察到有几个很内向,不怎么说话的小朋友,但在实践活动第三天进行画画课程的时候却格外的投入。在陪伴小朋友画画的过程中,徐嘉同学也有了一些的心得:
1.给孩子们足够的创作空间。
2.恰当引导孩子们,但不演示。
3.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4.用赏识、鼓励的目光看孩子们的作品。
第四天的活动主题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首先,工作人员和徐嘉同学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其次,让孩子们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一方面因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新的资源再生产;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经过简单的再加工之后也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有些垃圾本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直接扔掉,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徐嘉同学和孩子们共同对社区垃圾进行分类。在这过程中,虽然很累很热,但是磨练了孩子们的心智,同时让孩子们理解垃圾分类的不易,在他们小小的心灵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
实践活动的第五天,徐嘉同学联系了陶艺老师,并安排了活动地点,而后带着孩子们安全抵达。活动开始时,陶艺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陶艺的由来及制作,并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陶艺制作的材料。随后,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相互配合、协作、运用手中陶泥,根据自己想要制作的作品进行捏、揉、挤等技法,充分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动手做出外形俱佳的陶艺品。通过此次陶泥活动,启发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走出家门,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之间的默契,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
实践活动的最后两天,徐嘉同学带孩子们一起种小树苗并参观了科技馆。孩子们亲手种下树苗,内心深处也播种了保护环境的种子。同时,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徐嘉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科学知识,调动小朋友们观察、探索、发现的兴趣。
播种树苗与科技馆之行,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加强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到自然与科学的奥秘,感受别样的生命魅力。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徐嘉同学深切地与留守儿童交流,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实时了解和观察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在存在不敢与人沟通的现象。同时,团队还发现少数爷爷奶奶对孩子存在溺爱现象。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与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快乐地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