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仍记得那天薪火燃起的模样

来源: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王嘉伟

我仍记得那天薪火燃起的模样

——暑期实践心得体会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201班 王嘉伟

又是一年盛夏,“薪火承梦”实践团队再一次从南昌启航,这一次,我们不仅线上云游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并且还进行了线下实践,参观了遂川县草林圩场、毛泽东故居、遂川县工兵政府,体验了油纸伞的制作,与老党员进行交谈并且带他们体检,又一次薪火承梦的旅途开始了。

遂川县独特在哪呢?也许,大家对于遂川县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或者仅仅认为它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实则不然。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内重要历史遗存主要有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遂万联席会议旧址、草林红色圩场、草林毛泽东旧居、五斗江战斗遗址、横石红六军团西征出发地遗址、大汾长岗坪战斗遗址等。可谓是一座红色圣地,这也为我们薪火承梦团队提供了很多红色资源。

其实一直以来,来到江西上学,我每每都会被江西的红色文化所震撼,红色精神也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但是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兴起,众多革命红色文化等优秀的文化被不断的遗忘和冷落,所以,重新振兴这些红色文化,唤醒它们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记忆,如此重任就落在了我们青年人手中。

一、红色圣地,诉说党史

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过革命的洗礼,在如今也成为了红色圣地。我们的薪火承梦团队也是在此处,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首先我们是来到了草林镇的红色圩场展览馆,在展馆中,我们从生动的图画和文字中,仿佛看见了那一个草林圩场的黑色年代,我们了解到,湘赣边界的经济,因地处边陲,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有些地方还是“杵臼时代”,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足万担”的井冈山地区,很难解决军民的吃饭、穿衣和医药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贸易从根据地外大量获得补充。但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摧毁刚刚建立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调集湘赣两省军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面对这种情况,草林圩场应运而生。

草林圩场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草林红色圩场创建后,不仅活跃了当地乡村经济,而且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质保障,为根据地做好经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后,我们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毛泽东旧居,古朴的木屋,栩栩如生的石像,生动的画像,每一个物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一下让我们置身于万寿宫的会议现场,毛主席振聋发聩的话语仿佛在成员们的耳畔回响,久久不能散去,不断的激励我们接续奋斗。

在草林圩场、红色展览馆和毛泽东故居走过,一幅党史的画卷仿佛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对这段红色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激励我们更加坚定的走下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传承非遗,势在必行

随后,团队一行人来到了黄坑乡,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油纸伞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乡书记向队员们介绍这是黄坑乡油纸伞,是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总书记曾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在遂川县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遂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同样它们在促进遂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要构建和谐遂川,如果没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底蕴,作支撑,精神生活就将变得毫无色彩,索然无味。可见和谐的遂川离不开和谐的历史文化。所以,我们要提高对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绝不能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为此,实践队成员来到黄坑乡油纸伞产业示范园,学习并亲身体验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了解油纸伞身上的历史文化风韵。

首先,来到油纸伞手工作坊,我们队员们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胡海华师傅给我们介绍了油纸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它复杂的制作工序,油纸伞的整个制作工序是篾匠工艺、印制工艺、裱纸工艺、油漆工艺等各项手工技艺的大集合,同学们亲自上手之后,才真正的体会到这其中的不易之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岁月的积累才能够做的熟练并且不出差错,这些都蕴含在了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之中,那种匠心精神也深刻感染着成员们的内心。

在体验了油纸伞制作之后,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之中,还看到了许多红色的油纸伞,上面写有“红船精神”等字样,经过乡书记为我们的讲解,我们才知道,原来油纸伞还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贯穿于历史之中,不仅是见证者,更是传承者,这让成员们每个人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所以,我们将来一定要保护好非遗文化,争做非遗文化传承人

三、致敬党员,薪火传承

为庆祝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队员们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访慰问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们。首先,成员们协助老人们进行了身体健康体检,随后,便开始与党员老人们进行交谈,他们为党和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中国百年党史重要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在谈话间,党员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以及自己成为党员作为党员的初心,成员们安静倾听,收获颇丰,这一幕画面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传承。同样,我们也定当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成为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推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守护历史,传递文化
中国青年网合肥8月5日电(通讯员刘若莹)为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见证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奇迹,我和实践队的其他五名成员于8月3日一起来到安徽博物院参观历史文物,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历史气息。八月正值…
用爱传递温暖
关于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交互能力的儿童当代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区域发展存在差异,因此,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一目了然,为了维持生计,大多数年轻人离开家就外出务工。面对这…
一师数统三下乡|重温革命岁月,树立青年之志
百年前,在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那个年代的革命青年们,挺身而出,高举五四之火,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有力口号。红烛闪动,眼前浮现出他们前仆后继的身影;风声猎猎,耳畔响起了先辈们坚定有力的呐喊。他…
再回首,遇工大校友
再回首,遇工大校友的交流感悟中国青年网兰州8月17日电(通讯员韩悌鹏)2022年暑假期间,我们开展了再回首校友寻访活动,活动因疫情原因转为线上展开。8月6日我们如期按计划展开了对曹程明学长的访谈交流,通过…
一师数统三下乡|关注未来 关注留守儿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间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
一师数统三下乡|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在二十大即将来临之际,为重温革命岁月,树立青年之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调查小分队于7月10日上午对湘阴县金龙镇红旗新村的三位老党家里进行了拜访。第一位拜访的是程炳忠爷爷,在…
一师数统三下乡|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在二十大即将来临之际,为重温革命岁月,树立青年之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调查小分队于7月10日上午对湘阴县金龙镇红旗新村的三位老党家里进行了拜访。第一位拜访的是程炳忠爷爷,在…
翰墨书写真情,丹青描绘心声
为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协调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4日,新乡工程学院“传爱心火炬,筑我中国梦”支教团走进新乡县朗公庙镇于店学校,组织开展了“阳光书画,筑梦同行”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
在如今的社会上衣就有大多数出生农村的轻重年劳动力迫于生计选择外出大批量有了孩子咋有家中的老人照看。为了给你这些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和帮助河南城建去艺术设计学院“强国有我,薪火相诚”实践团的队员在各…
采访工大校友曹程明
中国青年网兰州8月16日电(通讯员 魏翠玉)近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再回首遇见工大校友”团队,根据学校的相关文件指示以及李万润老师的工作指导,联系到了兰州理工大学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