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三弹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 作者:孟诗瑜

下展翅:双腿“正步位”站立,双臂在“旁斜下位”,提腕,扇面竖立在小臂上,形同小燕翅膀扇动飞舞时。

上展翅:双腿“正步位”站立,提腕,双臂从身体两侧举过头顶,翻转手中扇面和手绢,扇面竖立在小臂上。

搭凉棚

左脚往前弯曲,右腿在左腿前侧,脚尖点地,身体重心放在左腿;右手持扇面平搭在头前,左手手绢置于胸前。

簸箕步

右脚交叉往左前方迈一步,左脚向右脚合并,身体站直;然后左脚往后弯曲提起向右前方迈一步,右脚向左脚合并,身体站直。并脚时动作要利索干净,速度要快。

登山步

两条腿交替做有弹性的一弯一直的动作,当左脚用脚掌往下踩时右脚自然提起脚尖往前走一步,当右脚用脚掌踩下去时左脚自然提起脚尖往前走一步,像往上走楼梯一般。

娄楼说: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要想使花鼓灯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永放光彩,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大胆创新。

娄楼创作的《兰花赋》,以展现淮河岸边女性风采为主的花鼓灯群舞作品。该作品用人声代替嘈杂的锣鼓,来演绎出淮河女子的热情奔放和质朴爽朗;在音乐节奏方面,巧妙地运用西洋波尔卡的节奏形式,是捷克民族舞蹈波尔卡的元素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花鼓灯创作过程中的大胆尝试,很具有时代性。

千百年来,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风情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民风民俗,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如今,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花鼓灯在社会上、在基层的影响正在扩大。当前,蚌埠各乡镇参与的花鼓灯保护体系已逐步形成,并指定文化馆为专门保护的实施机构,加强保护与传承,我们相信,未来的蚌埠花鼓灯这块文化瑰宝将会更加绚丽多彩、绽放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昆明行:头顶青天,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2018年8月11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汤丹镇,参加“青春致昆明,筑梦新时代”全国大学生暑期活动汤丹站之共青团东川区团委吴国良同志先进事……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探铜都大文创,访帝赐铜文化

广海学子昆明行:探铜都大文创,访帝赐铜文化 2018年8月10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帝赐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加工基地,调研铜文化产品发展……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异地搬迁住新房,精准脱贫暖人心

异地搬迁住新房,精准脱贫暖人心 2018年8月10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调研异地搬迁实施现状。……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东川开花洋芋,开脱贫致富花

2018年8月10日上午九时,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李子沟村,进行农俗及特色农业调研、与老百姓共同劳动。……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花鼓伴年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二弹
社会实践为团队提供广泛了解基层并且接触基层的机遇。深入群众,同群众们碰撞出新的火花,从大学里学不到的,体会不了的东西和知识在这里体会到了,也同时认识到只有到基层实践中、将个人命运同国家社会相联…
花鼓伴年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一弹
站在青春的大好年华,团队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学以致用。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暑假的社会实践,不仅给广大学子一个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也给了团队开阔视野、深入社会的机会。…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暖夕阳,爱意满人间
安徽工业大学曦阳行暑期实践队于7月6日、7月7日、7月12日分别赴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镇刘山村、澄心村,安徽省芜湖市工山镇桃园村进行实地调研。这三个村庄在老年友好型社区方面的建设初见成效。老年友好型社区…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十四弹
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团队成员前往蚌埠市怀远县河溜中心学校少年宫探索花鼓灯文化的继承,学校教师热烈欢迎并支持我们的活动,不仅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花鼓灯教学任务,还带领我们参观教学课堂,…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弹
1962年,17岁的娄楼被选进蚌埠市文工团并参演了该团编创的花鼓灯代表剧目《摸花轿》,从此与花鼓灯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也正是因为这次参演机会,她得以结识“冯派”花鼓灯创始人冯国佩并拜其为师,师学花鼓灯表…
访大岳太和宫 学习武当精神
2022年8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韵实践团队前往武当山太和宫探访学习。大岳太和宫,又称太和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均县镇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最高点,地处1612米武当山绝顶之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弹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十弹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九弹
会议结束后,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东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位于禹会村的大禹会诸侯遗址。讲解员介绍了遗址的发掘成果及其重要研究意义,同时也讲述了大禹和花鼓灯的渊源,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让实践团成员了解花…
情绕花鼓暑期社会实践第八弹
正如金明说:“淮河是我爱恋大自然的长卷,几百年来淮河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着、喜悦着、产生了来源生活的特殊语言“花鼓灯”舞蹈……”淮河两岸的沃土孕育出安徽花鼓灯这瑰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它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