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党史教育 弘扬抗大精神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A

中国革命从1840—1949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百年艰辛岁月与英勇事迹于后辈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那些承载红色足迹的地方,满含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革命战士不畏强权的斗争力,和革命人士对祖国炽热的爱国情。这些都是不容忘怀的印记,它们对于后来者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为响应滁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任务,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天长市龙岗抗大实践小分队”六人,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具有深厚红色历史教育的天长市龙岗抗大八分校进行实践考察、调研。

一、逛千年龙岗——抗大八分校旧址

6月18日,小组成员乘坐客车前往天长市,几经周转,怀着崇敬之心来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大八分校旧址。龙岗抗大八分校旧址,位于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抗战时期这里成为“革命摇篮”——“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所在地,是全国四大“红色水乡”之一,目前是全国14所抗大分校旧址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当年,刘少奇、张云逸、郑位三、邓子恢、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创办抗大八分校,实现正规办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走进抗大八分校,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62式轻型坦克和歼-6战斗机,风吹日晒早已使它们失去原有的样貌,虽陈旧不堪、伤痕累累,但那些留下的的痕迹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的英勇雄姿永远留在过去的那片战土。

游逛在龙岗的古民居中,走过一间间宿舍,坐在“抗大学员”曾经上课用的桌椅,感受着当时学习的不易;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那是他们曾经为躲避战乱而生活的地方,环境的艰辛促使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听当地人说,龙岗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戴兰芬、韦门双探花、陈门四进士都出生于此地,是“状元福地”。在革命战争时期,也先后培养了学员2000多人。

二、观抗大革命——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纪念馆

进入古民居的深处,有一个抗大八分校纪念馆。纪念馆陈列室中,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先烈遗物,直观展示了抗大学员们日常训练、学习及生活的概况:简单的桌椅,泛黄的被褥,布满划痕的条凳, 无不诉说着战争年代的烽火与不易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抗大八分校为部队培养了多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战胜利、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分校历时四年多,当年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曾先后兼任八分校校长。近年来,天长市政府以及省文物部门曾多次拨款对部分旧址进行维修,复原了当年抗大生活的部分场景,新建的抗大八分校纪念馆,成为人们了解抗大历史的一个新的窗口。现已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宗教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和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国防教育基地和省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三、实践感悟——抗大精神

烽火岁月,惨烈而悲壮,昔日撒满烈士鲜血的战场早已成为今日的万亩良田。不朽的抗大精神,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为理想而奋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值得学习、传承。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和震撼,不由得思绪良久、感慨万千,既为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而叹惋,又为今日国家之富强、民族之振兴而自豪。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求真务实、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情深”是抗大精神。当代青年应加强党史和革命教育,赓续抗大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血脉扎入骨血,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通讯员:刘缘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全出行,“以青年之行……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近日,“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党……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红色旅游常游常新,青年力量越来越活
红色旅游常游常新,青年力量越来越活2018年12月,山阳县小河口镇袁家沟革命旧址被商洛市列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是袁家沟口村的名片。站在村口高大的门楼下,远远就可以看到崭新巍峨的袁家沟党性教育基地…
弘扬革命文化,继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团中央“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动科学院赴陕西商洛红旅文化调研团的队员们前往红色革命圣地鄂…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牢记先烈伟绩,传承红色精神
为切实推进“三下乡”主题活动,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7月3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19中西医4班蜀山烈士陵园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蜀山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前往烈士陵园之前,我们实践小队便早已做好计划。当天清…
继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1988年7月25日,商洛地委行署在王柏栋烈士牺牲50周年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党和政府在中共商洛工委旧址——王柏栋烈士故居修建了纪念展馆,并确定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
“提高居民主观感知,共创苏南特色旅游”
近年来,我国乡村乡镇的旅游业出现爆发式发展,带动了村、镇经济与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作为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乡村乡镇旅游发展的强大载体,许多乡村将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作为建设…
河海学子在高淳-“两山”转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
2022年8月20日,河海大学“两山转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开展“两山转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8月20日是活动第二天。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由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田贵良担任,团队成员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旅小镇鹅湖调研实录
8月13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旅小镇”实践团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荡口古镇开展了第三次线下访谈活动。在各地文旅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的进程中,荡口古镇从驾肩接迹到不知何因一时无人问津,这其…
河海学子在高淳-实践感悟3
在本次实践中,我和其他队友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在“两山转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两山转化”的内涵和其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意义。2013年,习近…
河海学子在高淳-实践感悟2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个月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星光熠熠耀咸阳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教育,长安大学支农志愿者协会组建夏日星光队,于2022年08月12日前往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邓家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一方面通过支教向乡村孩子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