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筑梦、薪火相传,杭师大“百城石榴红”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百城石榴红”少数民族成长与就业小分队 作者: 周祎 吴悠然

“他们可爱又懂事、温暖又真诚,透过这些孩子们的眼睛,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些被长久忽略、尘封心底的珍贵特质。”当回忆起支教时的点点滴滴,小学高年级班的班主任蔡依婷这样感慨道。

7月18日至8月5日,从杭州师范大学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武村,杭州师范大学“百城石榴红”少数民族就业与成长服务小分队所属支教小分队远赴千里之约,在高武村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暑期支教活动,与高武村的苗家孩子一起点亮星辰大海,结下深厚情谊。

支教促发展,日夕观念转

大山深处的星光点点,闪烁着,如万家灯火,照亮夜空,仿若是高武的孩子们点亮了这片土地的新希望。“百城石榴红”支教团队的汪洋在他的实践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由衷希望能在这些学生心中撒下一片希望的种子,哪怕只有一粒开了花,那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在汪洋的一节历史课上,他以学生们最喜欢的游戏历史人物入手,为孩子们讲述贵州的地理沿革、家国情怀。与往常的躁动不同,整堂课中孩子们意外地专注如一。“或许他们并不了解何为历史,但当我讲到‘贵州为何叫贵州’‘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时,我都从他们的目光里、从他们喊出的“我们是最厉害的!”里,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信念感。”汪洋分享道。

在“百城石榴红”的支教课堂上,像这样有趣而不乏深度的课堂不是个例。为了深入挖掘高武孩子们身上未被发现的潜能,促进高武学生全方位素养的提升,团队老师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分别开设富有特色的戏剧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音乐课、劳动教育课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开拓他们的视野,更明白未来人生心之所向。

在为孩子们引路的同时,支教老师们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对于支教老师蔡依婷而言,她用18天的时间适应了班主任这个全新的角色,从面对闹腾的孩子们手足无措,到逐渐变得“唠叨、控制不住地管这管那”,俨然有了师长模样。“想想生活真是奇妙,我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变了个模样。”她感慨道。

支教老师金倩苑也有同样的感受。对她而言,和孩子们的相遇照亮了彼此,让她获得了对生活新的认知:“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是球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不顾骄阳;生活的满足是鸡蛋和咸菜引发的食欲大动,不计较食物精致与否。”高武村孩子身上,有着一股生命的韧劲,他们质朴而旺盛的生命力为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支教团队成员们带来向内审视、反省反思的力量。

牵手度佳节,家访递真情

“望着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我们的脸上也不禁浮现笑意。这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爱与爱的交融。”“百城石榴红”支教团队的马扬在支教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支教中,支教老师和孩子们携手同行、共度佳节,相伴情意长。

在“苗族的七夕节”——新米节这天,支教老师们受邀与村民们共庆佳节,与身着民族服装的孩子们一同进行独具特色的荡秋千活动。秋千安好后,在孩子们的邀请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站上秋千。周凡力就是被邀请的老师之一,在孩子的簇拥下,她紧紧地攥住秋千绳,在长辈们的帮助下将秋千荡起,把欢声笑语撒向天空。望着孩子们随着秋千上下起伏的快乐身影,支教老师金倩苑不禁感慨:“看着这群孩子,我年少时的回忆仿佛被重新照亮。我也被他们所照亮了。”

在放学后送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回家的路上,孩子和老师心手相连、携手同行,进一步拉近了师生关系。周凡力是学前A班的班主任,于她而言,和小朋友相处的这些时光是无忧无虑的。“一路上我陪着孩子们又跑又跳,躲着太阳、从这块阴影跑到另一块,无论再热也不愿意放开我的手,就这样紧紧的拽着、笑着。”她在支教日记中写道。

在利用周末、节庆假期开展入户家访的过程中,支教老师们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更了解到同学们的身上存在许多的难题,思考教育和支教对他们而言的意义所在。

支教老师陈思羽、蔡欣妤、吴悠然先后走访了两户人家,其中在小学女生石凤英家中的访谈让她们心中五味杂陈。“长期生活在闭塞、艰苦的环境中,她对自己的未来是迷茫的。这让我很无奈也很心酸。”支教老师蔡欣妤感慨道。临走前,支教老师陈思羽拉着凤英的手,反复叮嘱女孩要认真学习,不要轻易放弃读书这条路。“我希望我们的支教和家访能够对她有所启发,也希望我们团队后续的一对一结对等帮扶活动能帮她走得更远。”支教老师吴悠然表示。

汇演收硕果,离别诉衷肠

在长达一周的彩排过程中,节目单的内容不断地充实,孩子们对节目的熟悉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刚开始准备节目的时候,孩子们对曲目、所对应的动作还有站位都感到很陌生,但排练到最后,已经能熟练地走完一整个流程了。”小高班的班主任蔡依婷这样夸奖道。

为了最大可能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及表现能力,老师们定下了多种多样的节目种类,并在征询孩子们的意愿的前提下挑选对应的演出内容,为文艺汇演的顺利举办做下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正值苗族特色节日“新米节”之际,在浓烈的节庆氛围中,孩子们穿上了节日时才穿戴的民族服饰,精心打扮,来到了演出现场,井然有序地候场、表演。

晚上六点半,文艺汇演拉开序幕。一首《少年中国说》唱出了高武少年们心中的信仰与力量,一曲《遇见》诉说了这场值得怀念的相遇,琵琶歌舞《茉莉花》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表达了心底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向往……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于高武上空久久回响,心底真切的情谊将随光阴流逝愈加绵长。“从刚开始帮孩子们排练节目时的无从下手,到最后文艺汇演时的完美呈现,我感觉到孩子们肉眼可见的进步,我也从中收获许多。”学前B班的班主任马扬感慨道。

在汇演的最后,所有支教老师上台用着还不是很熟悉的苗语为大家带来《苗山情》的演唱,伴随孩子们的一拥而上,大家在这场师生大合唱中一同体悟到了这首歌曲中所倾诉的苗山情谊。在临行前,孩子争相为老师们挂上自己家中手工制作的红鸡蛋,为老师们戴上沉甸甸的祝福与不舍。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逢,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双向奔赴,跨越山海、共同奋斗。18天短暂支教生活,18天深刻的记忆,支教老师和高武孩子在对方的生命中探寻所未曾触及过的新天地,在不断的磨合中摸索出契合与共振。“也许我们对于高武孩子来说就像他们人生中的流星一样。流星虽然短暂,但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支教老师苏李依说。

“我们和高武村有一个‘十年之约’,但这个十年不是一个终结,而是另一个起点。”杭师大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钱珊说。五年前,杭师大人文学院派出第一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远赴黔东南,与高武村缔结支教“十年之约”;五年后,杭师大“百城石榴红”支教团队将继续思索乡村,让支教的公益火炬传递不息,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据悉,杭师大“百城石榴红”少数民族就业与成长服务应小分队所属支教团队将在后期的收尾总结工作中统计结对意向,与高武村的学生们开展线上一对一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给予他们长期、深入的帮助,接续这份互相照亮的光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于工作,忽视了身边环境的维护,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角作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新春佳节临近,大集上更是展现出浓浓的年味。为宣传新春防诈骗安全知识,品味传统……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助力图书兴, 热血飞扬育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这也许是图书馆的雏形。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教育人博闻强识,里面的知识浩如烟海。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小区环境清,居民心安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小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乱扔垃圾、侵占绿化带、卫…… 曲阜师范大学鲁韵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书香梦想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号召,决定开展一系列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参与服务禁毒仪式

为了营造健康、无毒的社会环境,促进加强毒品预防与教育工作,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8日走进东营市东营区禁毒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筑梦青春防线,共绘无霸校园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校园霸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成为当务之急。8月3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队员走进东营市东营区……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志愿者深入乡镇携手帮扶老人儿童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城市,乡村的老人与儿童正面临着诸多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同时关注乡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党史小……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班级成员在教室15104Z开展了一场以“以青春之姿、筑成长…

最新发布

中国石油大学三下乡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浙江杭州:师大“百城石榴红”谱民族团结山海情
石榴花开百城红,山海同歌民族情。杭州师范大学“百城石榴红”少数民族成长与就业小分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暑期开展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从少数民族成长成才、城市适应、学业辅导等方面助力统战工作,…
青岛大学医学部“医见倾心”医疗调查团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促进医学生的早期临床教育,让低年级医学生有机会直观地认识并接触临床日常工作,提早感知医疗卫生职业,树立医患沟通、人文关怀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2022年6月27日至7月8日,青…
三下乡,实践教会我成长
安阳工学院号召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我的活动地点选在了泥沟乡博瀚幼儿园,在那里我进行了义务教学,通过这次活动我有很多的收获,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长。这次三下乡活动也满足了我之前的一个愿望,以前…
东湖学子三下乡:探寻郭家坝农业电商发展之路
7月2日,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暑期社会实践队走入湖北宜昌的郭家坝镇,与当地村镇团委一起探索如何将秭归县脐橙种植业与农村电商结合的更好。郭家坝镇位于长江南岸西陵峡畔,地处秭归县中部,背靠兵书宝剑峡…
青医学子:不负青春韶华,共践医者初心
穿越时空,见证胜利——计电学院“超级高邮人”理论宣讲团顺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2年7月4日,“超级高邮人”团队由队长袁董余璐带领队员左欣旸、杨玉章、陈薇羽、戴君威、陈牧歌、居芯源前往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学习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全体成员参观了抗日…
走进别斯喀拉盖村,探索美丽乡村
为迎接“二十大”的到来,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方针,发扬学校胡杨精神。7月1日至15日我们团队来到了伊犁昭苏县别斯喀拉盖村。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唱响牧歌在心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即使长夏炎天气郁蒸…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青山宣讲服务队中期实践纪实——新程启航,躬行远方
喜迎二十大,青春筑华章。礼赞新时代,实践再启程。近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青山服务宣讲队组织力量,在团队指导老师王自然的带领下前往山东省济南市百花社区、清华园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服…
走进别斯喀拉盖村,探索美丽乡村巩固民族团结
为迎接“二十大”的到来,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方针,发扬学校胡杨精神。7月1日至15日我们团队来到了伊犁昭苏县别斯喀拉盖村。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唱响牧歌在心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即使长夏炎天气郁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