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工大学子三下乡:忆红色峥嵘岁月,扬革命精神光辉
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为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江安徽工业大学“留踏红色轨迹,忆红色精神”三下乡社会实践宣讲团,于8月10日前往安徽宿州 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我们在这里感悟党的历史,观摩珍贵的的革命文物,重新追寻先辈的足迹,这使我对革命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革命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这也使我更明白,在美好的今天,我们青年不能遗失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不能忘记淮海战役留给我们的思索。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园中,巍然矗立着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采用的是总前委在淮海战役中唯一的一次五人合影。造型质朴,却彰显出气质不凡。他们目视前方,仿佛穿透了时光,在注视着如今的美好盛世,在注视着如今安居乐业的中华儿女。我抬头仰望,不禁在心中自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自己是否对得起他们当初的付出,是否担得起他们对后世人的期待,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革命文物一件件,革命事迹一桩桩,都是那个峥嵘岁月的生动写照,都是红色文化的有形载体,都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让我最感到好奇的是一根约一米长的小竹竿,它上面用针尖密密麻麻地刻下了88个村庄和城镇的名字。经馆内讲解员和后期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它背后的故事:它的主人是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唐和恩,上面的地点则是他支前走过的路线。它是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有力见证,是淮海战役战斗历程的缩影。
这根竹竿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支前民工浓浓的爱国情和赤诚的报国心,更让我感受到在淮海战役中广大民众对解放军战士的信任,感受到他们对革命的支持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我认为,正是这种最质朴的行动展现出来的精神最伟大,正是冒风雪、忍饥寒、翻山涉水、日夜奔走的支前民工令我尊敬,正是这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情迎来了胜利。
站在毛主席题写的“人民的胜利”几个大字前,看着下方简短且平实的文字记录,我的思绪被带回那个的年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呐喊不绝,激战不断,不是短短三言两语就可以展现出的,要深刻思考,用心体悟。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现在我们享受这安逸的生活,又有多少人早已麻木沉沦?所以,我认为在珍惜今天的美好的同时,更应该“饮水思源”,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斗。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响应国之号召,顺应时代之需,展现青年担当,这才是我们大学生该做的事。
此次实践活动短暂却意义重大,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我相信未来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我也将参加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不断进取,积极向上,同时感染身边的人一起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