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历史古迹,感悟抗疫成就

来源:苏州大学敬文书院 作者:HR

探访历史古迹,感悟抗疫成就

2022年8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社会实践镇江专项团队前往江苏镇江探寻遗留的历史经典文化,体悟党在抗疫期间的重要举措。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同学赴镇江实地考察,具体内容包括参观当地历史遗迹,学习抗疫举措;线上同学为线下同学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内容为活动流程策划、横幅制作等。

一、游览西津渡,感悟历史变迁

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不仅如此,西津渡还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本身就是一部令人玩味无穷的历史长卷。实践团队来到西津渡,先后参观了云台阁、五十三坡、昭关石塔、观音洞等著名景点,漫步在这富有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遗址中,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历史的伟岸和厚重,同时又从注入时代活力的西津渡中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魅力。

二、参观镇江博物馆,体悟江南文化

接下来,团队成员来到镇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馆藏丰富,以西周及春秋时期吴国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团队成员参观并学习了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对传统江南文化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走访社区,感悟抗疫成就

镇江之行中,同学们更是感受到了抗疫行动带来了巨大成就。社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利用小区工作群、“大喇叭”喊话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防控工作动态及防疫防护知识宣传,客观准确反映疫情和防范工作情况,此外,小区居民自愿担当疫情防控志愿者,极大程度调动了居民参与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战疫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至此,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通过这次镇江之旅,同学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在疫情期间,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奋斗目标。作为中国的新兴力量,大学生必须承担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团队成员身为大学生,更应该利用专业知识,以知识为武器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为抗疫行动出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1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黄河生态保护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研究民…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享畲乡风情,承畲族文化
畲族文化,是历史长河层层沉积下的文化宝藏。为了深入了解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会畲族人民千年以来文化的代代芳华。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于6月30日-7月4日来到霞浦县半…
关于东营市黄河文化馆实践总结报告
黄河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
寻访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乡村教师之美——坚守
6月中旬,湖北师范大学训练营全体成员背上行囊回到了各自的家乡。7月初,训练营全体成员在暑期开展“寻访最美乡村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经过9天的实践,我学习了技能,收获了友谊与成长。这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
常工学子三下乡感悟与收获
炽热七月,我们停下打扫的手,笑着跟最后一个离开的小朋友说再见,再回头望望空荡荡的社区活动室,夕阳被树叶打碎,零散的洒在桌子上,让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温暖,我合上了门,整个暑期实践活动就这样在一个午…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百年党史,访党员前辈,忆往昔征程
为弘扬党的历史,践行初心使命,提高党性修养,厚植爱国情怀,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召开,7月5日至7月8日,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前往福安市松罗乡南溪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
南财学子线上调研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
大学生网报腾讯会议8月22日电(通讯员钱家旭)为深入了解2020年1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施行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情况,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自然资源智库设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验非遗活态之美,领略畲乡文化魅力
灿若星辰的畲族婚俗,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史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为深入了解畲族婚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6月26日,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
河海大学学子“千乡万村”环保科普实践:茶香飘万里,碧水绕丹山
“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肩负身为大学生为家乡茶业生态高质量转型助力的责任担当,近日,河海大学“茶香飘万里,碧水绕丹山”生态茶园建设调研及红区助农宣贯实践团8名“水之…
云访西部志愿者,感悟实践真谛
古波斯.萨迪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识群体,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和拓展,成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