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星不灭,精神永存——党史学习活动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田双嘉 尚轩玉

党史学习活动——红星不灭,精神永存

济源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位于蟒河北街16号,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共有职工10人。园内现有烈士纪念建筑物8座,共安葬烈士遗骨83名,存放烈士骨灰12盒,记载烈士英名1842名。绿化面积已占全园应绿化面积的90%,是河南省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经过几年的不断修建,陵园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已成为我市集宣传、教育、游览三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区之中

长期以来,市烈士陵园干部职工始终坚持“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宗旨,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大力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济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予“地(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河南省民政厅授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优质服务品牌”。

济源市烈士陵园共分三部分。分别是前院、中院和墓区。前院修建了管理人员办公室和“游园须知”及党政领导人民群众拍摄的参观纪实。中间是一仿古式石阶伸延至中院,纪念塔矗立在陵园中心,筹建于1974年12月。烈士纪念亭分东西两亭,这些碑石记载了为解放济源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著名六位烈士生平简介,修建烈士纪念碑时的领导提词和烈士名单及杜八联革命斗争史。

陈列馆在墓区前方,中间由门廊相隔分为两个展厅,展示了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照片及杜八联当时所用葫芦舟奖章、电话、书信等遗物。穿过门廊来到第二展厅,展厅内展示了整个陈列馆的第三部分“太行烽火”和第四部分“迎接曙光”。从第二展厅走出,穿过中间门廊,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假山,假山石后是一道红色的纪念壁,上书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壮丽词句。纪念壁后及两旁便是烈士墓区,墓区排列整齐共有4000平方米,白色花墙环绕四周,83名烈士在这里安息。

自1955年建园以来,济源市烈士陵园全年全日制免费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阵地,我园始终牢记坚持围绕认真履行着“褒扬烈士、教育后人”为根本宗旨,扎扎实实搞好自身建设,抓好本职工作。对烈士事迹陈列馆和宣传栏图片、文字进行充实调整,以全新面貌、优美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详实的图片史料,全面真实的烈士事迹来接待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祭扫、凭吊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民爱国、保家意识。同时积极开发“红色资源”,积极争取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有力地烘托了烈士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前来参观扫墓者肃然起敬。

(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星不灭,精神永存”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突破自我,战胜困难
老物件,凝结的是时光,沉淀的是故事。每个老物件都有其独特的记忆,记录那一代的人们的奋斗历程,彰显他们崇高精神。为了追寻红色记忆,挖掘出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我毅然决然加入了这次的暑期实践,并从中受…
关于寻访最美的乡村教师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寻访最美乡村教师调查研究报告郭宇飞(美术学院2102班)摘要在这个暑假我提前联系并拜访当地优秀高中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了解管理学生和班级的方法以及感受优秀教师的师德素养,并以访谈的形式做…
探寻安徽安庆——伟人成长的故土
安庆,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发展成…
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能够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有无限的回味,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非遗文化,品工匠精神
中国青年网晋中7月17日电(通讯员张博玲)为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敦促曲园学子增强文化自信,牢记青春使命,在非遗学习中感悟工匠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社会实践能力,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匠心筑遗调研团于…
广财学子前往顺德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寻味凤城,助力振兴
近期,来自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一支三下乡队伍“顺风顺水队”前往顺德,以“文化产业赋能促振兴”为切入点,开展了主题为“顺德敢为人‘鲜’,水牛奶寻舌尖凤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
鲶鱼效应
词语来源,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
关于寻访最美乡村教师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寻访最美乡村教师调查研究报告郭宇飞(美术学院2102班)摘要在这个暑假我提前联系并拜访当地优秀高中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了解管理学生和班级的方法以及感受优秀教师的师德素养,并以访谈的形式做…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始于小事,终于伟大
老物件,是历史的记忆,凝固了时光,留住了往事。今年暑假,我加入“探访红色物件,追寻红色记忆”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以红色老物件为切入点,探访隐藏在老物件背后动人心魄的红色记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
[中青校园]「暑期实践」争做新农人,共筑新村梦——考察间领略“花叶虫影”,下乡中实现“科
农院学子通过探访仙渡乡小香薯基地、考察临安区多家农庄,调查浙江省各市外来有害入侵物种深入了解农业的过去,共同展望农业的未来。实践团简介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花叶虫影,科技惠农”大学生暑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