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5日电(通讯员 解彦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创造、发展与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人类的“精神植被”。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就需要非遗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非遗点缀人们的生活。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匠心筑遗调研团与7月15日在各地展开实践调研,各位成员通过参观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等方式,亲身体验非遗在人们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鲁笔文化馆时,工人刘阿姨正在制作毛笔并给队员们讲解了毛笔的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福茹 供图 图为临清贡砖的生产现场,工人师傅正在为装窑烧制贡砖做准备,师傅向实践队员介绍,要经过“醒泥”、“摔泥”等工序制作成培,晒干后方可装窑烧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诗晗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晋中榆次老城“遇见非遗”文化厅参观用来进行活字印刷的刻字,展厅内的讲解员正在向实践队员展示阳文反文字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玲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德州陶瓷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馆内的志愿者正在为实践队员讲解德州陶器的历史和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庞帅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莱芜面塑传承人刘杰大师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创作的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媛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山西民间艺术家学习捏面人这一技艺,实践队员在师傅的带领下也亲身体验捏面人技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雅亿 供图 图为民间艺术家教实践队员吹糖人这一技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雅亿 供图 图为出发前匠心筑遗调研团在曲阜师范大学校徽石处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朔 摄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