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记录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共同的宝贵财富。如今,有些非遗文化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面临失传。为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大学生的我必须要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匠心筑遗调研团”关于保护非遗文化的实践活动。经过本次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也让非遗之美在传承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开展实践交流,学习实践知识
开展实践之前我们在线上进行了两次有关本次实践的会议。起初,我有一些担心和焦虑。因为我算是一个新人,我对本次实践的内容,实践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实践的经验都是不足的,但是经过了这两次会议,我学到了许多实践知识,也打消了内心的担心和焦虑。通过和实践对员们的交流,我知道了如何开展实践调查,本次实践调查中的重点是什么,也学到了如何与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交流的技巧,以及调查问卷的重点和如何分析调查结果。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实践前的线上会议,实践队员互相交流学习实践技巧和经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庞帅 供图
切身体会,感悟真理
2022年7月2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进行实践调查。德州市的黑陶文化是重要的非遗文化,有着近6000年的悠久历史。我们有幸拜访到了德州黑陶传统手艺人张师傅,当天下午我们跟随张师傅来到了他制作黑陶的工厂。来到院中我感到很亲切,并没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仅仅是几间简简单单的屋子,屋子中的各个角落都有泥土的痕迹。再反过来想一想那些精美的黑陶制品,正是从这样一个平凡的地方,经过一道道工序一次次打磨才变成精美的工艺制品。这样的感触让我明白了,不平凡的事物,都是从一件件平凡的事物经过不断的蜕变而变得不平凡。我以前以为制作陶器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直到我看了师傅们制陶的过程,塑形状过中每一寸的偏差都要经过不断的修整,直到达到要求。制作好后还要经过雕刻,每一刀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马虎不得,可能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而导致前功尽弃。师傅说制陶如同做人一样,对待每一件是都要认真,哪怕只是雕刻时简单的一刀。黑陶成型必不可少的是要经过高温的烧制,对于我们来说要经受住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磨练才能百炼成钢,取得成功。师傅的一番话让我感触颇深,从师傅口中,让我感受出了一个对黑陶热爱的传承者,同时也感受出一个有恒心和毅力的老者。师傅几十年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都浓缩在这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作品当中,这样崇高的精神品质值得我去不断的学习。
图为黑陶作品《百子献寿葫芦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庞帅 供图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通过本次实践,我学到了许多实践技巧,充分的了解了德州的黑陶文化,也让我认识到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成一件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精神瑰宝。作为一个大学生,帮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真正认识到文化对于我们的重要,我辈当以青春热情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大放异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