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以山海远,斗罢艰险再出发
红色革命老区岳西在脱贫攻坚中重获新生,迸发出先进的生命力,十大产业扶贫给岳西县注入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多种产业的开发、组合、融合与创新支撑着积贫积弱的革命老区走向现代,奔向未来。
岳西,地处纵横千里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青山叠嶂,泉水涓涓,隐秘而偏僻的地理位置为红军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与战略基地,红色的血液与命脉在这里流淌。它是红三十四师的诞生地,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的组建地,红二十八军的重建地。我们深知,无数红军战士在这里挥汗如雨,泪洒长襟。红色的根,红色的魂,在这里深深地驻扎,扎进了岳西民众淳朴的心里。
然而,我却了解到崎岖的山路却在这里种下了贫困的种子。岳西县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一直是全省以及大别山区2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路是小鸡肠,家无隔夜粮。墙是土坯墙,房顶通通亮。”“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驮,农闲背被儿,男儿难娶婆。”这两首民谣,就是当年岳西贫困状况的生动写照。闻之泣泪,见之不忍。
昔日又正又红的革命老区何以在改革开放后面临如此的窘境?
我遍阅书籍,细细求索,终是窥得这革命摇篮的贫困之源,从历史角度看,革命战争年代,小小的岳西县牺牲巨大,不多的人口里竟有四分之一为国捐躯;从自然生态角度看,青山绿水,宝山福地,政策之下,半点有污染的工业也是不能进入的;从发展需求看,基础设施大幅亏欠,教育水平的低劣也是不遑多让的致病基因。感慨之余,更多的是痛心疾首,这样山清水秀、红色正统的洞天福地竟在“贫困”二字的重压之下,淳朴善良的村民竟在潦倒中求生。
好在,我们的党永远也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的村,一个贫苦的村民。在省委书记、村干部等党员模范的带领下,岳西人民深受启发,靠山吃山,在兼顾生态效益的情形下,发展生态效益,利用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脱贫”。
水田栽茭白,旱地种蚕桑,荒山采茶叶。勤劳的岳西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欢天喜地地在山野的泥土里播下饱满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果实,再在电商平台的春风下,将自己的辛勤成果销往全国各地,甚至送出国门,让世界人民品尝中国农村的硕果累累。
除了脚踏实地的劳作,制度的准备与完善他们也不曾忽略。在脱贫攻坚的阻击战中,岳西人勇于求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机制。我查阅资料发现,他们设立了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构建了科学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完善了奖惩机制,甚至首创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制度。了解至此,不得不惊叹,纯良朴实的岳西人民身上不仅有干劲,更有智慧。肯出力、肯动脑,才是他们真真正正的致富口诀。
互帮互助、合作共赢更是他们的宝贵品质。蚕桑产业合作社的建立,更推动了岳西农民的精诚合作。合作社的成立,大大降低了散户经营由于技术缺乏、预判不准的风险损失,也能够合理地调配资源,实现节能减排。桑枝木耳的创新堪称变废为宝的典范。山泉水浇灌、不打农药、不施生长素、自然晾晒,经检测,桑枝木耳每千克硒含量高达0.17毫克,是富硒产品。闻有桑香、形似云朵、口感细腻、绵柔脆滑的白木耳尤为珍稀。通过网络进行出售,这些优质的食用菌供不应求。小小桑枝结出了致富之果。
“3451”旅游扶贫工程的推进,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岳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特色产业,旅游业的兴旺为曾经偏僻孤远的小乡村带来了人气与资源。热情好客的岳西人民给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口口相传,逐步蜕变。
有脚阳春,催绿色崛起;知时好雨,润万物无声。辉煌铭史册,发展推新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创造一个碧水蓝天、别样康养的新岳西,产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新岳西,宜居宜游、保障有力的新岳西,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的新岳西指日可待!
(通讯员 河海大学严雨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