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凝聚青春力量,让“星星之花”绽放

来源:中南大学 作者:姚梦琳

“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聆听云层之上的心声”,为了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关注弱势群体,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志愿者文化,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6月29日前往开音融合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志愿活动。

了解自闭症,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着明亮的眼睛,却拒绝与人对视;他们有着正常的听力,却不理会爱的呼唤;他们有着清脆的嗓音,却不愿说话,不愿交谈、不愿歌唱。他们就是不幸罹患自闭症的孩子们,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超过6700万自闭症患者,他们或许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社会呼吁大家共同关注自闭症,关爱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

实践团了解到,教育基地里的孩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智力障碍儿童,他们集体意识强,在老师下达集体命令后可以接受并及时完成;另一类为自闭症儿童,他们可以较好地完成个人任务。这些孩子或是沉默寡言,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情绪化严重,还有的甚至存在自残行为。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实践团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星之所“望”,伴其成长

经过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准备,6月29日下午2时,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社会实践团正式展开线下活动。为顺利拉进团员同孩子们的距离,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活动第一天,实践团安排了投篮、踢足球等小游戏来拉近成员与儿童的关系。志愿者团员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结对陪伴,一起游戏。当孩子们成功投进小篮球,踢进小足球后,志愿者们会奖励他们小糖果,通过合理的奖励措施来调动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和专注力。渐渐地,孩子们不再焦躁不安,慢慢地有了回应,有些孩子的脸上也露出了天真的微笑,与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嬉戏、拥抱每位志愿者。

及时的干预和正确的康复治疗能增强自闭症孩子的自立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千百次的复健训练就是为了从他们封闭的情感世界里扒开一条缝隙,让光亮照进去,吸引着他们挪动一小步。为了这一丝的光亮,志愿者们策划了各种适合孩子参与的康复训练活动,一点一滴地推进心智障碍儿童的复健工作。

爱,点亮星空

活动的第二天,每位志愿者陪伴孩子们看绘本、拼拼图,同时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习简单的垃圾分类,让他们学会分辨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提供了一个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方法,为他们之后更好的融入这个有爱的社会奠定基础。

活动的最后一天,在团队成员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黏土作品和石膏涂色,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同样是五彩缤纷,充满光亮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同样感知着世界的美好。

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将承载着中南大学莘莘学子寄语的明信片送出,将这些美好祝愿送给了孩子们。在与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志愿者将明信片按心形定装到文化墙上,定格了这一段美好时光。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路径,无关快慢。

星星,不再孤单

通过三天教学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基本熟悉了各个孩子的性格,学会了如何与特殊儿童们相处。同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志愿者们也收获了涤荡心灵的成长感悟,更加理解坚持的意义,更加敬畏生命的活力。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实践团员们切实体会到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并不因为自身的残疾而自卑或者痛苦,在他们眼里流露的是对生活的向往,是对未来的希望,社会各界应该给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关怀,为他们打开一片天空,让这群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接下来志愿者们也会继续积极开展关爱行动,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资源链接优势,凝聚多方力量,切实帮助特殊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本次关爱“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大学生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扬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服务精神,志愿者以拳拳之心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即使大家能做的只不过如萤火般微小,但只要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只要能让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彩,哪怕是一点点也是值得的。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也只是孩子,他们的路还很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呵护与关爱。同时,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帮助自闭症儿童的行列中,就会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和不安,让他们真正的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访英德连樟村,寻迹乡村振兴秘诀
清远英德市连樟村,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如今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被评为乡村振兴样板村。为了了解连樟村的发展历程以及成功经验,近期,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寻迹连樟”团队奔赴清远英德市连樟村,重…
【教学科研】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期初工作会议
8月27日晚,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期初工作会议。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春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林辉宗书记、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郁榕睿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办公室主任李榕…
小厕改,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引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于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是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重要要求。“厕所革命”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夏令营收尾
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的倒数第二天啦,大家既有着回家的喜悦又有着和小朋友们离别的小悲伤,无论如何还是要先过好这几天的生活,把实践质量保证给她完成好。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小时候的梦想是做…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新程启航,躬行远方”青山服务宣讲队终期总结
2022年暑期期间,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新程启航,躬行远方”青山服务宣讲队(以下简称青山服务宣讲队)响应山东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百队百场进社区”专题,作为校级立项团队于济南市开展了包括政策文化“五彩宣…
走进谢辛,让乡村振兴遍地开花
为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建设美丽乡村,2022年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同单县终兴镇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座谈会并深入谢辛庄村展开调研。上午九点,实践团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马东顺同单县终兴镇…
淄博学子筑梦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菏泽8月13日电(通讯员徐旭)2022年7月,“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来到菏泽单县谢辛庄,进行为期10余天的暑期实践,实践分为前期调研阶段和后期志愿服务阶段。在单县终兴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
走访铁路老职工,郑大学子寻找红色记忆进行中!
八月十三日,郑州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来到郑州市京广铁道家园社区参观学习,在铁道京广家园中,团队成员拜访了两位铁道退休的老职工——李伯伯和孟阿姨。实践团到达的时候,李伯伯正在社区的核酸小屋搭帐篷,实…
探寻古村古韵,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了解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7月1日至14日,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古村探探队”前往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开展了“探传统古村落古风古韵,体会乡村振兴新变化…
山东学子三下乡:青衫筑梦,探寻蝶变历程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成就,寻找成功案例成功的原因,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山东省菏泽单县谢辛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