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厕改,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王一帆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于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是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重要要求。“厕所革命”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带来文明习惯上的改变,也带来健康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从而以厕所之“点”带乡村振兴之“面”。

在此背景下,我小分队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实地调研武汉市黄陂区泊沫村和温州市泰顺县灵乾村,深入了解两地为推进厕所革命所采取的模式,总结出参与厕所革命的各个主体并研究多主体协同治理的运行逻辑和各主体发挥的作用,最后将两地治理模式进行剖析和对比,发现两地基于当地特殊性所采取的治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而总结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适用于乡村厕所革命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希望此次调研能为农村厕所治理提供理论研究及应用参考。

回顾——泰顺篇

本次社会实践分别在温州市泰顺县灵乾村和武汉市黄陂区泊沫村开展。7月30日,分队成员来到泰顺县雅阳镇人民政府,与雅阳镇驻灵乾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由于驻村干部是连接政府与村民和村委会的桥梁,对农村厕改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多,我们对其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访谈,基本确认了灵乾村厕所革命的参与主体以及各主体发挥的主要作用,有利于我们确定接下来的访谈对象。在问及乡村厕所革命的动力来源时,驻村干部也很坦诚的和我们探讨,我们也从政府和村民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其中包括乡村厕所问题日益突出,村民改善意愿日渐增强,同时正值创最干净村、卫生村等等。访谈结束后,驻村干部还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到政府餐厅用餐,并提出饭后与我们一同进行后续调研。

7月30日星期六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村支书家中。村支书向我们介绍了乡村厕改进行时的具体情况,他谈到因为厕所革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村民们最初并不理解,于是村委会决定先发动党员干部,先对党员干部家里的进行厕改,再扩散到他们的亲戚朋友,以此一步步完成厕所革命,虽然期间也遇到不少困难,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好在村民们很快接受了这件事,厕所革命也就逐步开展起来。村支书还翻找了手机里的照片,给我们看看厕所革命前的旱厕,并提议带领我们去看看厕所革命的成果。

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前往灵乾村,山路崎岖,道路也窄,只允许一辆车通行,天很热,幸而村民们也十分热情,虽然他们大多普通话不甚标准,但言语十分接地气,好沟通。我们注意到村里也有几处公厕,村支书告诉我们,有些村民家中不适合建私厕,便在附近建立公厕供大家使用。我们也随机前往了一些村民家中参观,并进行了简单的访谈,询问村民对厕所革命的满意度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村民们表示基本满意,也指出了一些厕所革命中和厕所革命后的一些问题,大家都各有所得,收获满满。

回顾——黄陂篇

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个调研地点位于武汉市黄陂区。8月20日,分队成员来到黄陂区泊沫村,与当地村民以及村委会进行沟通交流。

为了精准了解当地厕改情况对于村民生活的作用,我们一行首先挑选了距离公厕远近不同的村民家庭进行走访,通过和当地居民的交谈,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泊沫村厕改的优点与不足。我们花了两个半小时对村民进行走访,一共采访了当地村里分布位置不同的五户居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一户胡伯伯家和第三户郝爷爷家。第一户胡伯伯家有一个经常使用的卫生厕所,也有一个用于施肥的老式旱厕,因为房子位于村口,公厕距离较远,再加上自己家里的设施可以满足卫生需要,胡伯伯很少去新修建起来的公厕,而对于“厕所革命”这一举措则是认为政府修葺公厕花费太多而意义不大,但是家庭中卫生间的更新换代却是必不可少。第三户郝爷爷家里没有单独的厕所,原本在厕所革命之前是拥有一个自己家的旱厕在外侧,但是军运会期间拆除了之后就没有可以单独使用的厕所了,因此郝爷爷家是前往村口的公厕解决卫生问题。由于村口的公厕刚刚修好,各个设备使用状态都十分顺畅,目前没有出现令村民不满意的地方。在了解完村民的情况后我们发现了厕改和公厕建设的必要性,对于下一步厕改的目标我们也有了新的思考。

走访完村民,我们一行人又来到泊沫港村村民村委会,与村委会干部就该村厕所革命的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访谈。经过半小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泊沫村的厕所革命是从2019年的军运会开始的,目前在村内已建设有五所公厕,其中一所刚刚完工正投入使用,以前暴露在外的旱厕已不复存在,乡村环境质量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泊沫村村委会正在申请建设泊沫新村,每户还建房都已配备私厕,为村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我们还了解到,在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政府是全资委托市政集团即中建三局开展的此次革命,以及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让其负责后期公侧的清洁维护,同时村民在革命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此项革命表示强烈支持。当然,政府在协调多个主体的行动时也遇到一些阻力,比如革命初期建设公厕需要土地时,部分村民不愿意搬家,政府就为其提供600元/人的过渡费安抚村民,让村民能够正常的生活也便于厕改的进行。在最后村委会干部提到,村委会有专门的部门与第三方机构即清洁公司对接,是一次创新的模式,加强后续的合作,加大后期对公厕基础设施和清洁维护的监管更不可忽视。

总结

在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中,“泰顺小分队”和“黄陂小分队”积极思考,团结合作,共同推动武汉市黄陂区泊沫村、温州市泰顺县灵乾村的调研工作圆满完成。我队根据实际情况,重点通过对村民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沟通,深入了解了两地农村厕所革命的开展状况和基本模式;并结合所学,在协同治理推进厕所革命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小厕改,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祖国不同区域乡村环境建设的真实面貌、欣欣向荣的大好前景,更深刻认识到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及其重大意义。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基层大地上书写青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深入乡村调研,探寻蝶变历程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山东省菏泽单县谢辛庄进行乡村调研。7月11日,…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访英德连樟村,寻迹乡村振兴秘诀
清远英德市连樟村,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如今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被评为乡村振兴样板村。为了了解连樟村的发展历程以及成功经验,近期,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寻迹连樟”团队奔赴清远英德市连樟村,重…
【教学科研】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期初工作会议
8月27日晚,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期初工作会议。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春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林辉宗书记、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郁榕睿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办公室主任李榕…
凝聚青春力量,让“星星之花”绽放
“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聆听云层之上的心声”,为了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关注弱势群体,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志愿者文化,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夏令营收尾
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的倒数第二天啦,大家既有着回家的喜悦又有着和小朋友们离别的小悲伤,无论如何还是要先过好这几天的生活,把实践质量保证给她完成好。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小时候的梦想是做…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新程启航,躬行远方”青山服务宣讲队终期总结
2022年暑期期间,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新程启航,躬行远方”青山服务宣讲队(以下简称青山服务宣讲队)响应山东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百队百场进社区”专题,作为校级立项团队于济南市开展了包括政策文化“五彩宣…
走进谢辛,让乡村振兴遍地开花
为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建设美丽乡村,2022年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同单县终兴镇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座谈会并深入谢辛庄村展开调研。上午九点,实践团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马东顺同单县终兴镇…
淄博学子筑梦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菏泽8月13日电(通讯员徐旭)2022年7月,“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来到菏泽单县谢辛庄,进行为期10余天的暑期实践,实践分为前期调研阶段和后期志愿服务阶段。在单县终兴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
走访铁路老职工,郑大学子寻找红色记忆进行中!
八月十三日,郑州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来到郑州市京广铁道家园社区参观学习,在铁道京广家园中,团队成员拜访了两位铁道退休的老职工——李伯伯和孟阿姨。实践团到达的时候,李伯伯正在社区的核酸小屋搭帐篷,实…
探寻古村古韵,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了解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7月1日至14日,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古村探探队”前往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开展了“探传统古村落古风古韵,体会乡村振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