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古镇初相识,团史学习“泾”课堂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王琪 黄其宇 孙晓

炎炎的盛夏并未阻挠热情似火的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3日赶赴泾县,开始了一段未知,但同时极具趣味的旅程。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历程,栉风沐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便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支教团队决定在执教的第一天,用整个下午的课程,进行团史学习教育。

在备课时,每个人都感到压力山大,因为这是绝大多数队员第一次进班上课,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扮演好一个老师的角色。其次课程的内容讲解起来也并不轻松,一百年的团史该如何去讲解?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队员们的脑海之中。虽然支教老师们准备了很多,但仍然缺乏信心。

上课的第一天,队员们不约而同地醒的特别早,队员们都早早来到办公室进行上课前的最后准备。每当队员们离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越近,他们的内心就越忐忑。队员们想,他们不仅是在帮孩子们系上人生的纽扣,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系上扣子。

青春活力解烦忧

当支教老师伴随着上课铃声踏入教室,当他们站在讲台上,看见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以及那一双双可以直接看到内心的清澈双眼,支教老师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了。支教老师曾经也和孩子们一样,坐在讲台下面,听着老师的话语,不知不觉他们变成讲台上的人了。大家心里都鼓足了劲,要上好这堂课。

在初次的见面会上,孩子们的顽皮给支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们很喜欢给支教老师起绰号,喜欢接话茬,支教老师一开始还很担心正式的教学课堂会出现这种问题。可当支教老师打开精心制作的PPT,幻灯片上展示的“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让原本有些吵闹的班级瞬间安静下来了,支教老师感到很诧异,孩子们都端正地坐着,仿佛将要进行一项重大的项目。

课程进行得很顺利,支教老师从中国共青团的早期组织讲起,谈到了中国共青团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对于支教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像“团徽的内涵”“相片中的人物是谁”等等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出来。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总是充满着惊喜!在讲到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志士们,孩子们一改之前回答问题时的活跃,眼神中多了一丝落寞。“老师,他们都是伟大的人”,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是啊,孩子们,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笔落心事与人听

今天下午的团课是队员们第一次与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孩子们对队员们缺乏了解,队员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孩子们的想法,于是队员们想出通过心灵信箱的方式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向队员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您入团了吗?”“老师,您上课很有趣。”有的问题使队员们哄堂大笑,有的又让队员们感动万分。

翻开这一封封信,打开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内心,队员们与孩子们的羁绊也在无形中形成了,队员们都是初来乍到,本来还担心得不到孩子们的喜爱,可孩子们的信告诉了他们,这种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这群孩子真的太可爱了”,叶智烜队员如是说道。

通过这次团史课的教学,队员们深感青春力量的伟大,那种活力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啊!一百年前的今天,正是青春的力量让黑暗为之折服。现如今,这股力量仍然在中国新生一代身上流淌着,孩子们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未来的中国一定是充满希望、充满力量的,他们是新时代中国梦最坚定的“逐梦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5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经典新改变,课堂“剧”欢乐
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下午为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浸润经典,‘剧’焦…
吴财记云吞面世家:69年浓浓广府情,三代人传承同一味道
7月8日上午7时,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城都荟名为“和隆里”的巷子里,安徽师范大学“立足岭南饮食文化,讲述风味中国故事”团队跟随着过往的路人,踏上了寻找岭南风味的调研之路。站在巷子口,一眼望去便能…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红色文化,践行强国担当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担当。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小队跟随指导老师到达达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达州作为襄渝铁路沿线重要一点,有利于小组收集相关资料,赤色铁兵魂扎根于达州红色沃…
安徽学子三下乡:挥毫落纸,传承非遗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8日下午来到了位于宣城市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深入探寻宣纸的…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际
济南历史悠长,人才辈出。为充分感受济南市的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观,我们组建了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7月19日,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与计划,山东大学“古今之衡…
广财学子三下乡:退役军人不褪色,挥洒热血兴乡村
一、项目简介7月20-25日,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清年燃梦”进行了以“退役军人事务开展情况及退役军人就业现状,退役军人振兴乡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清远市调研退役军人就业情况,调查退役军…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青团传薪火,师生系心结
实践青春,筑梦泾县。2022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开展支教调研活动。7月4日,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
至 “善” 至 “美” 社会实践队:重温红色党史,点亮支教之路
情牵支教,爱洒温厝“有一束光,温温和和,引导着助学与支教的崎岖路。”温厝村的支教之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孩子们对支教的向往与期盼是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队员前行路上的重要动力。心之所向,…
安徽学子三下乡:讲授新思路团课,培养新时代团员
2022年7月5日,我所在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的第一次支教活动即将开始,对这次团课进行充分的准备后,我心中满怀期待。团史初释,学时有疑师解答…
暖心互助:我们在路上
本网讯(通讯员:张业翔)8月17日,我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胡家窑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乡村养老有着自身独特性。受农村家族传统文化影响,养老发展方向偏向于居家养老,农村乡情比较重,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