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终日乾乾与田同行,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赴太湖田野文化调

(通讯员 张亦扬)“爷爷好!我们是安徽师大的学生,可以与您聊聊天吗?”

7月9日清晨,位于大别山区南麓的太湖县汤泉乡被一声亲切的问候划破了寂静。这,便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的志愿者们进行田野调研的一幕。

预调研——老师指导充实基本理论

6月初,“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便在团队指导老师、历史学院副院长丁修真老师,以及余焜老师、徐佳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多次调研培训,并顺利完成预调研工作。培训涵盖了调研方法、注意事项、任务布置等多项内容,其中还包括了老师们对于汤泉乡具体情况的介绍以及文献整理等专业知识的分享。团队中有的志愿者是第一次走进大山,对第一次田野调研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丝紧张。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志愿者张济菡总结道:“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这些都是之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通过预调研培训,我们收获了很多实际方法,发挥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并总结了经验,让志愿者们对此次调研信心满满。”

伴随着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为使之后的社会实践达到最佳效果,团队志愿者们于7月初赴芜湖市峨桥镇澛港街道进行多次预调研,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经过与指导老师们的反复讨论后,团队志愿者们增加了问卷调查的环节,丰富了团队收集调研地基本资料的方法,为入户访谈的开展保驾护航,聆听乡村振兴需求,探寻地方宗族文化。每一次的预调研结束,指导老师们总能针对志愿者在预调研中遇到的问题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志愿者们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成长,共促进步。

重实践——师生齐聚细观村落变迁

7月9日清晨,在三位指导老师以及县乡领导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了安徽省太湖县汤泉乡,这里坐落着已有400余年历史的蔡家畈古村落。志愿者们的文化调研,聚焦了古村落历史发展的变迁与现状、地方宗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并从中体味乡贤文化的影响力,以期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接下来的时间里,指导老师带领着志愿者们一起走访了当地居民,听村民们从自己的小家讲到蔡家畈这个大家,从明初大移民讲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与村干们一起探寻地方时代发展难题,了解地方发展现状,感悟基层工作者的艰辛。

与此同时,团队一行人还跟随余焜老师参观了殷氏祠堂与村史馆,志愿者们一边参观,一边听余老师讲解,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物件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志愿者们都感到获益匪浅。

7月17日,志愿者们走访了当地乡贤代表——有着85岁高龄的殷阮东老先生。老先生在大学毕业后,看着贫穷落后的蔡家畈,毅然选择回乡,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志愿者们一边倾听老先生诉说着古事,一边跟随他的脚步寻古籍、探古居,“青砖伴瓦漆”,志愿者们的眼前映入的是蔡家祖辈持之以恒的拼搏,耳畔聆听的是私塾的琅琅书声,唯有那潺潺流水将记忆汇入光阴,将时光拉入眼睑。

参观过后,志愿者们问道:“您认为当地乡村振兴应该怎样发展呢?”“我教了大半辈子的书”,老先生停下脚步,缓缓说道,“我教的那些学生大都很有出息,但是他们都出去了,村里只剩下我这样的老人了,没有人,没有人才怎么去振兴?我们这里自古便是书香门第,为何?那是因为祖祖辈辈都知道,在山里,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现在又何尝不是呢?我们要有人,才能振兴!”在志愿者们尚在回味之时,老先生已备好文房四宝,提笔书写“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这一课在志愿者们的心中悄然埋下了种子,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句口号的事情,而是与你我都息息相关。

傍晚,志愿者们和丁老师聚在一起,丁老师讲:“来到蔡家畈,其实就是为了找寻那些即将消逝的记忆,将记忆仔细归纳、收藏,留在镜头里、留在纸笔下,等到后世寻根之时,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志愿者们也分享起这些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私塾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寻答案——触类旁通探究发展之路

从康熙二十六年至今,从荒芜之地到人文宝地,钟灵毓秀的蔡家畈背后,蕴藏的是一代代人的努力。然而到了今天,蔡家畈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志愿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通过十天的时间,走访了当地数十户人家,将每家每户的访谈内容都编写成独立的访谈报告,并在当地村干与乡贤的带领下,查阅了各代《太湖殷氏宗谱》以及地契文书,参观了殷氏宗祠、村史馆与蔡畈古建筑群。

通过分析访谈报告与问卷调查结果,志愿者们发现不同的故事背后,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同时对地方宗族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志愿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翻阅宗谱与地契文书,发掘其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乡贤在当地治理的重要示范作用,并针对鼠齧蠹蚀等问题向村民们分享了文书保存方法;志愿者们经过实地参观古建筑,学习了清皖西南地区建筑特色,并与村干们交流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以及未来规划。最终,志愿者们将调研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为蔡家畈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参考。

对于同生于大别山区的团队志愿者叶萌而言,看到蔡家畈,便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曾经也是一个贫困地区,通过产业发展亦如蔡家畈一般成功脱贫。但道阻且长,未来的发展之路又该通往何方,她来到蔡家畈,便是为了寻找新时代新发展的答案。在与团队其他志愿者一同总结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家乡与蔡家畈的共性问题,而在志愿者们的实践中商讨出的“蔡家畈方案”,同时也为她的家乡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蔡家畈如果可以将“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传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便会为与其有共性的地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借鉴意义。

看发展——国家政策传递振兴之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终日乾乾与田同行,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我很喜欢你们,你们就像我的学生一样。”这是志愿者们与殷阮东老先生道别之时,老先生说的话。夕阳西下,老先生的身影被无限拉长——未来,志愿者们也将继续走进大山,以发展新乡贤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传递大山深处的振兴之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寻绿色产业,洒青春热血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绿色产业”实践团成员张磊于暑假前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女娲故里”、“山水画廊…
拒绝校园贷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山东大学“希望小屋·星星护卫队”走访冠县启智康复中心
为拓展团队帮扶儿童范畴,了解更多存在困难的儿童,帮助“希望小屋”工程的建设,团队于8月12日前往冠县启智康复中心进行走访,了解中心内儿童情况,并进行了相关的记录工作。8月12日上午团队成员康现瑞同学在…
“学思行”结合,领悟乡村振兴内涵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要概念,其中对于中国广大乡村的治理与振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要求。陕西理工大学“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绿色产业”实践团成员来到安康市开展暑假社会…
真情融冀望,甘露沁心田
时间过的飞快,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砥荔前行”实践队赴永春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结束多日了,细细回味这趟旅程,最初对三下乡的了解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但这次旅途中短短半日…
谨防电信诈骗,构建良好网络环境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诈骗分子无孔不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诈骗,而学生更是诈骗分子行骗的主要对象之一,而部分学生的…
情勾岵山,意弥心田
已经离开岵山镇一段时间了,泪水与喜悦,还是要落入俗套,细细想来,这些天的生活,最想说的一句话还是时间过得好快,如白驹过隙般,一晃而过。此行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黑鸡熟地文创园园长颜志培,黑鸡九…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古村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李家疃也面临老龄化等突出问题。村中多为55岁以上的老人,青壮年人数不足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大多年轻人不愿意返乡生活,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对李家疃村的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疃
雕梁、巷道、圆窗、古宅映合着蓝天白云,巧夺天工的古村先民在此定居,这里就是李家疃。李家疃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最初的选址具有比较理想的山水形势——三山…
聚才引智,教育先行
为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充分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支点作用。近日,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砥荔前行”实践队在永春县生态文明人才驿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我得知将负责给当地的小朋友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