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践获新知——长安大学“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社会实践感悟(四)

来源: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邹子谦

这个夏天因为暑期实践而变得那样特别和生动,带着酸涩、甜蜜的味道。8月12日,在本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杨建华老师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榆林“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实践之旅,我带着期待与紧张开始了我第一次“旅行”。

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后,8月15日的实践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铜川。在这里我领略到了耀州窑瓷的魅力,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历经1400多年的岁月变迁,凭借自身的精美工艺,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之下,耀州窑瓷不断焕发光彩。在耀州窑文化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许多的作品,感叹钦佩古人的智慧。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耀瓷的代表倒流壶,集“三王”的灵气、霸气、美艳于一身,“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其中三王分别指的是鸟之王凤凰,兽之王狮子,花之王牡丹。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液体从壶底注入,壶嘴流出,这独特的构造,让人不禁称赞“妙哉!妙哉!”我们还见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他向我们讲解的过程中,我被他的那双眼睛所折服。那双眼睛一看就是经历无数个日夜聚精会神制作耀州瓷,眼睛里有淡淡的血丝却很有神,透露出的是对这份工作的认真与热爱。

第二站来到了榆林市米脂县。我们参观宪法公园、对着宪法宣誓、看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从桥下流过、探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最终旅途的结束在杨家沟村。通过与同来自长安大学的常雪梅学姐的交谈,我们了解了杨家沟的“养殖+红色旅游+绿色田园”多产联动发展战略,并不断找寻新的发展之路。通过与村民的交谈,我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活改善,村民们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杨家沟村正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出具有其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此次的三下乡活动,虽然一路上也遇到不少波折,但是也圆满完成,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收获颇丰。其一,拓展了我的见识与经验。这一路上了解了耀州窑文化,见到了优秀的作品,感悟到了大国工匠精神,认识到了黄河流域的治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如何进行黄河生态保护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其二,锻炼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项活动需要产出的文字成果很多。在前期准备时要阅读大量文献,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实践过程中,每天的活动新闻稿、感悟稿,在这些稿件的撰写中,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后是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此次实践的圆满完成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付出,从前期的策划、活动安排、行程安排还有在途中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讨论,活动的成功是我们团结协作的结果。

这个夏天,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活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一起面对困难,这一路上的风景、人和发生的事都给我的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践活动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我的心中深深扎根发芽,并不断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9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暑期三下乡——关于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本组提出我国目前已形成了“指标分类—补充耕地—指标平衡”三阶段的管理链条。而当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管理的中后程:补充耕地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指标交易计划及收益使用有待进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实践感悟】黄艺:以资助为抓手,向乡村振兴前进
从五月到七月,从春天到夏天,从小队成立到暑期返家,我和时间都在前进。回想这两个多月的经历,自己仍有不足,但总体还算有所收获。我们从互不相识到配合默契,从无头绪的听安排到会分担着做事,团队教会了…
深入了解,助力乡村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乡村进行调研,我们与村民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乡村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青年的身影。实践队员们走进墙壁斑驳的街…
豫农寓乐——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近年来,耕地保护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耕地保护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三调”的成果显示,我们守住了国家确定的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安财学子三下乡:走访留守儿童,情暖祖国家乡
炎炎夏日,安财学子三下乡,情系留守儿童。6月21日,点赞“家乡发展”大学生返乡实践团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兴昌小学开展调研,走进农村小学课堂,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主要是其存在的教…
长安大学实践团队长安大学实践团队前往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展开学习调研
8月17日,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榆林“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建华带领下前往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展开调研。实践队员向当地驻村书记助理、长安大学2022届毕业生常雪梅了解…
一师数统三下乡:学书法,习本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医药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两颗璀璨明珠。加强书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中…
百年征程 路启航新:“喜迎党的二十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团调研结束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仅需要青年人对于祖国建设的支持,更需要青年一代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正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要召开之际,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喜迎党的二十大,弘扬伟大建…
守护黄河生态,助力乡村振兴--长安大学“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社会实践感悟(三
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新模式,追寻民族烙印,传承民族文化,以足迹丈量土地,助力绿富共同发展。2022年8月12日至20日,我跟随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榆林“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基于河南省的调研
耕地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民以食为天”,对于耕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基于项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的实地调研以及实际探索,我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