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非遗之旅——第二站|乐
8月10日,山东大学“艺路同行”百队百场进社区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六艺主题线上宣讲,覆盖包括山东省济南市七西社区、乐山社区,山东省泰安市兴润社区等全国多个社区,累计参会人数206人。
本次系列课程以春秋战国传统六艺为线索,宣传具有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课程主要围绕六艺之“乐”展开非遗之旅。
在课程开始,宣讲同学先围绕“乐”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有“礼” 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乐”自先秦便被视为维护礼制规范的工具和在具体礼仪中的重要辅助。古人认为人受到“乐”的教育与熏陶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知荣辱、懂礼节、有情操的君子。在历史演唱的演进过程中,“乐”的含义也不断扩大,从周朝时演奏的六种古乐作为礼制的标志,到唐朝设朝廷设梨园和乐官,再到如今音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群众承载情感、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乐”的发展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和民族情感。
本次课程立足山东文化、发挥山东特色,结合“乐”这一六艺之一,向大家展现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和诸城派古琴。
鲁西南鼓吹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的山东省传统民间器乐,它以嘉祥鼓吹乐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及周边地区。鲁西南鼓吹乐主要依赖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而存在,这一特点也体现了自古以来“礼”“乐”依存的中华文化特质。
鲁西南鼓吹乐常用的调名有两个体系,一个是承袭原地方戏曲的演奏指法变换称呼为平调、越调、二八调、“下调、起调;另一个是民间鼓吹乐所用工尺谱演奏指法变换称呼六字调、尺字调、上字调、凡字调、五字调。
鲁西南鼓吹乐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鲁西南鼓吹乐这种普及面较广的民间艺术,经过专业文化工作者长期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已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婚丧嫁娶活动中的演奏,逐步扩展到大型节日联欢、开业庆典、参军升学、丰收喜庆等场合的演奏,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诸城既是“诸城琴派”的故乡,又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早在4300多年前,出生于诸城诸冯村的虞舜就善于制琴、弹琴。《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古琴自古以来被中国人视为“文人的乐器”“最高雅的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诸城琴派”集历代文雅与艺术大成,历经几代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发展,于清末形成了一个具有诸城特点、风格、技巧和特有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诸城古琴的立调体系是以三弦为宫而以律吕命调。其艺术风格细致、含蓄、质朴、流畅;节奏固定、标准统一,划分节奏并附有简谱。
“乐”,发端于中华文化初育之时,亦雅亦俗,记录和承载了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感与记忆。在课程的最后,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听众纷纷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家乡特有的音乐形式,大家畅所欲言,在迥异的音乐形式中寻找共同的民族根脉,此为中华文化勃兴丰饶之幸,也是吾辈砥砺传承之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