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见‘圾’行事,携手同行”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赵庆捷

为了增强社区人民环保意识,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我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团队,与团队志愿者们于暑期在自己的家乡地与社区合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开展了垃圾分类问卷调查、公益微课堂、垃圾分类短视频拍摄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帮助老年人、青壮年、儿童以不同的角度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体验垃圾分类操作。

活动前,团队队员精心准备了有关于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课件和学习材料。为丰富青少年的垃圾分类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针对此次暑期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公益小课堂所参与的小朋友的不同年龄段,我们设计了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同时也充分准备了相应的教学用具。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公益小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分类误区以及教小朋友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紧接着,我们通过对“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四类垃圾的分类提问与讲解,现场还请小朋友对垃圾进行分类实验,使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操作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并强化了社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了解了垃圾只有通过分类,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垃圾才能真正得到无害化处理。课后,团队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了以绿色环保和垃圾分类知识为基础设计的小游戏,从而使小朋友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垃圾分类知识。

在本次的“见‘圾’行事,携手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还同诸多团队成员和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熟悉到惟独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举办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校的……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百千万志愿者”校园健康跑活动|校园跑动防结核,健康同行筑未来

近日,为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开展以“携手抗结核,奔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旨在以……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生命礼赞·大爱永恒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开展遗体捐献知识问答活动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来源,对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皖…… 周梦涵,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垃圾有自己的家,叫垃圾桶
垃圾分类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减少占地面积。资源能再回收并二次利用,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见‘圾’行动,携手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因此进行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
志愿者是什么
志愿者是什么?曾经,我认为他是离我比较远的。是不求回报,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一些有利的事情,最重要是不求回报。穿着红色的马夹穿梭在大街小巷。这就是过去我认为的志愿者。现在我有幸参加…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迎着酷暑,带着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公益团队于2022年6月至7月举行了有关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宣讲活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从“要我分类”的被动性向“我要分类”的主动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不乱扔垃圾”不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垃圾处理也不能完全推给政府,“垃圾填埋场”的超负荷运营,“焚烧垃圾”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在表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代…
主动为垃圾分类做贡献
如今,垃圾分类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去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带动身边孩子一同学习。通过此次活动,不论是孩子还是志愿者们都收获颇丰。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现状…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访谈校友汲力量,躬行不辍促成长
2022年暑假,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了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我参与了思源七秩办学路,赓续使命启征程——“校史中的红色文化”专项实践团。因为疫情原因,社会实践以线上这种不一样的方式展开。我参与的是…
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
半月谈: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我国一直存在垃圾分类上的反向闭环,前端的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践行度低,后端的垃圾处理厂在工作流程上不够规范,由此相互推诿。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亦是社会大事,若想真正…
推行垃圾分类须明确“三要三不要”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门话题。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格垃圾分类标准。继其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其实,垃圾分类的倡议由来已久,只是要…
垃圾分类,让城市“轻”下来
本月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将开展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进行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
成为“必答题”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通过鼓励引导和逐步采取强制性手段等途径,解决日益凸显的“垃圾围城”与“垃圾下乡”问题。按国办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