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Hey宠护卫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探究中国古代动物保护的思想,传递人与动物共同体思想。我们进行了书籍文献研读、整理读书笔记、制作问卷并调查、社区讲座等不同形式的研究宣传活动,以此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历史。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今社会还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人与动物共同体思想,对保护动物的理念仍浮于表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担当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历时两个月的暑期实践,我受益良多。
从设置团队名称到开设讲座,每一个步骤的进行都离不开团队内部的讨论。我们从陌生人慢慢成为熟悉的队友,每当遇到难题,我们都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帮助,解疑答惑,传播人与动物共同体思想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地重要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下来。我阅读了许多有关儒、佛、道三家动物保护思想的论文,让我欣慰的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意识去保护动物,尊重自然,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观念,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未能得到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在网上能够搜集到的资料也十分稀缺,道家的“类无贵贱,万物平等”、儒家的“万物一体”、佛家的“依正不二”,人们可能仅仅听过这样的句子、口号,但没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和做法。于是,我和小组成员一起将我们能够搜索的文献资料整理翻译成文稿,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补充。
在有了初步的文献研究后,我们开始制作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中国古代动物保护思想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现状。我和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在自己的城市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问卷调查的年龄跨度大,人们感兴趣的程度不高,问卷调查的数据质量难以达到最真实的情况。同时,我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他们对古代动物保护思想所熟知的程度不高,但又对动物保护给予了一定的期盼。
我想,在当今社会上,无论是国家宏观的宣传还是人们自发的保护行为,都没有办法贯彻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保护动物的人总是以小群体出现在各个城市,我们无法真正遏制深藏在城市边缘中虐待动物的行为,人们不仅需要一个发声的机会和平台,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受到动物保护思想的普及和启发。
随着问卷调查的最终数据出现,我们开始反思是否可以为动物保护贡献多一份力量呢?我开始在自己城市的动物园踩点,为参观的游客宣传古代保护动物的思想观念,留意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刻关注动物园里保护动物的宣传海报、标语等,当看到游客做出不规范的行为时,我及时制止,并告诉他们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游览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受伤的小动物在窝里养伤,看到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现存数量,对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保护动物的决心。
此外,小组成员也制作了有关动物保护的视频和PPT,在社区为青少年开设讲座,我们用直观的方式告诉观众们动物保护的必要性,引导青少年主动投入到动物保护的实践之中,我们将古现代的动物保护思想融合呈现,让观众们更易接受古代动物保护的思想观念。无论是游览动物园,还是给青少年开设讲座,这样的宣传方式无疑都拉近了人们和动物保护之间的距离,拓宽了青少年的知识面,在唤醒人们保护动物之余,也在警惕大家,我们某些优秀的思想文化仍在消逝,我们必须重新拾起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吸取古代人民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手述万物灵,汇聚人善意”,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暑期实践,研究翻译出古代儒、佛、道三家有关动物保护的文献资料,通过我们的整合、补充,这方面的理论将会更加全面和贴近大众,把这类文化思想大力推广,引导人们投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去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未来,我也将继续努力,为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多一份力量。(通讯员 梁均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5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