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 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青岛即墨古城老村子榼子坊对葛村榼子进行参观、学习和随访。
图为老村子榼子坊内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历史与传承
“榼子”在胶东地区又被称“饽饽榼子”,是以前胶东人居家生活的一件常见用具。“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负盛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次,实践队员们采访到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葛村榼子”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
一进门,实践队员们就被眼前一排排制作精良的榼子“惊艳”到了有,小鸟、面鱼、狮子、老虎、小狗、蝴蝶、葫芦、莲蓬……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榼子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眼前,让人心生喜欢,只见王丕文师傅正聚精会神地坐在店里雕刻着一件还未完全刻好的面鱼榼子,地上的木头工具箱里放着大小、粗细、形状各不相同的几十把刻刀。
王丕文师傅端坐在木墩工作台前,左手用力摁住面鱼榼子,右手四指垂直握住雕刻刀,大拇指向上摁住刀柄用力刻画出面鱼图案,先刻出面鱼的大体轮廓,再刻鱼头,雕刻间,还需根据面鱼部位的不同更换不同刻刀。在雕刻时还需一边刻一边清理着雕刻出的木屑,并时不时变换榼子的方向,一会功夫,地上就落满了一层木屑,“刻这个不光得有劲,还得用巧劲。”王师傅告诉实践队员们。
图为王丕文师傅认真雕刻面鱼榼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匠心赋能,榼子传承
据他介绍,从选料、大锯割板、晾干、画纸样、弯锯切割、锅蒸包浆、电刨抛光、凿框刻花、抛光、落款,雕刻出一件榼子需要经过10道工序。葛村榼子选材精良,一般选用三十年以上树龄的老梨木、苹果木、山楂木、枣木为原料。果树木材硬度适中,颜色暗红,木质细腻,无异味,带有天然的果木香味,采用浸泡蒸煮工艺处理后,木材韧性强,不易开裂变形,结实耐用,使用时间可长达百年。
制作榼子的工具种类也极其繁多,仅仅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花蒂巴、平刀、鱼眼刀和挖刀等30多种,最小的约2厘米,最大的50多厘米。“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但是雕刻不同的花纹,就要用不同的工具,他们分工很明确。”王丕文师傅笑着说。
采访中,实践队员们发现王师傅的左手食指有明显的伤痕。他告诉实践队员们,自己曾经在2002年下料时被电刨子弄伤了手指,一度想要放弃这么手艺,可两年后还是重新拾起来,“就是放不下这个榼子,虽然当时不如上班的挣钱多,但是就觉得做什么都不如做榼子。”他说,“这也许就是一种情怀,做了二三十年,一时让你彻底放下,打心眼里还是有点舍不得。”
“榼子看似简单,制作工艺却非常考究。”王师傅多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手工雕刻“虽然一刀一刀刻的耗时漫长,但只有秉承传统,才能做出下刀厚重、纹理百年不褪的感觉。”王师傅说。
现在,王师傅在制作榼子领域已经是“大师级”的手工艺者,很多学习美术的年轻人常到他的门下当学徒。而且王丕文师傅在传承和传播榼子文化,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青岛市手工艺首席技师、青岛市手工艺大师。他的木雕榼子作品多次国家级大奖,其中《龙凤呈祥》和《年年有鱼》作品获得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银奖,2019年5月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华杯”民俗文化艺术作品邀请展,获得二等奖,被即墨区龙山街道党工委、龙山街道办事处授予“最美传承人”荣誉称号。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师傅说,他要将这门雕刻手艺传承下去,“我现在不仅把这门手艺传给了我儿子和孙子,去年我还被聘请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饽饽磕子大师工作室的特聘专家,每周去给学生们讲授榼子的雕刻技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
图为王丕文师傅的榼子代表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我从14岁就开始学习制作榼子,目前已经干了40多年了。”王丕文师傅介绍说,除了大家经常见到的“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自己还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做了的很多花样图案,目前他创作的榼子图案已经达到了200多种。比如“龙凤呈祥”双件套婚礼纪念榼子,并且,经过一代又一代工匠的传承、改进,现在葛村榼子的雕刻技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作流程,雕刻技法也越来越完善。“还有这种微雕榼子《金鱼莲蓬寿桃柳叶花篮》五件套、巨型面鱼榼子《年年有鱼》,已经不局限于做实用,而是作为一种工艺品做装饰,被不少市民收藏。”
据其介绍,榼子通过网络不仅在全国各地受到欢迎,甚至还走出国门,远销韩日韩、欧美。除了供日常使用外,还成了不少人喜爱的工艺收藏品。
图为老村子榼子坊中摆放榼子成品的展示墙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危机与转机
但是,王师傅也发现一个让他发愁的现状:“真正要从事这门手艺的人还是非常少的。”他的愿望十分简单:“我就是想好好继承祖辈留下的这些老手艺,毕竟传统的再不传承就真的要失传了。”
“葛村榼子现在销路不愁,担心的是传承。”他表示,现在大家对榼子的认识越来越多了,以前逢年过节或者喜庆日子,大家做馒头时刻各种吉祥图案,现在很多人平时都喜欢用榼子做点心、做月饼。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王丕文师傅对榼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制作最大的一个榼子长度达1.35米。这几年,王师傅和榼子的故事传遍了青岛的高校,让许多人了解了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除了经营即墨古城的榼子店铺外,王师傅一有机会就走进高校课堂,或是常与爱好者们交流制作榼子的技艺与心得。王师傅长期奔走于高校之间,成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客座教授。他不仅是青岛酒店技术管理学院“饽饽榼子”大师工作室特聘专家,还长期在学校担任专家级讲师,他还拿出了自己部分藏品,在学院建立了饽饽榼子博物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