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 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其发展活力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走进青岛市“非遗旅游街区”即墨古城寻找非遗真迹“葛村榼子”,探索榼子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古城“葛村榼子”工作室,实践队队员便被货柜上琳琅满目的榼子吸引住了,莲蓬、福袋、面鱼、狮子、老虎……个个栩栩如生,十分精致。而非遗传承人王丕文此时正在潜心雕刻榼子。
图为“葛村榼子”传承人王丕文雕刻榼子的过程 中国青年网 江吉泽 供图
据悉,葛村榼子在民间也被称为“饽饽磕子”,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百姓常用其来做鱼、桃、虎、元宝等象征吉祥的面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手工雕刻榼子是葛村王姓家族世代相传的独特手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2年葛村榼子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丕文随即也成为传承人。
王丕文说:“我平时制作榼子只用年久的老梨木,这样的榼子既不易干裂,而且保存时间长。雕刻榼子是个手艺活,画样子、下料、抛光、做框,凿花、刻花、抛光,只要有一个步骤出错,就会废掉一个榼子,因此初学雕刻时,我还吃了不少苦头呢!但好在,因为我热爱这门手艺,就坚持了下来。”如今王丕文从事榼子雕刻已经40多年了,雕刻榼子对他来说,早已成了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王丕文雕刻“葛村榼子”并与他进行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王丕文多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手工雕刻。但文化的发展不只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王丕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利用自己几十年深厚的雕刻经验,大胆创新,迎合受众,除了常见的“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前前后后研发了巨型榼子“年年有鱼”,微雕榼子“龙凤呈祥”等30多套新作品。这些既实用又精美的榼子深受大众喜爱。
图为实践队员观赏室内摆放的榼子木雕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从实用变到文化,尽管“葛村榼子”如此被受众所喜爱,但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王丕文却有着自己的烦恼——-“传承”。他告诉队员,榼子从来不愁销路,但由于花纹雕刻复杂,耗费时间较长,过程枯燥,并且经济效益不高,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坚持下来,大多人都选择放弃这门手艺,另谋出路。因此能够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实在太少。面对如此的困境,王丕文表示,他有时会去学校教学生们一些相关手艺,也经常与一些雕刻爱好者交流,传授经验。他只希望未来自己能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将老祖宗的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图为工作室内摆放的“葛村榼子”木雕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直践行的基本原则。传承人除了要熟练掌握传统技艺,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葛村榼子”,任何一种非遗文化亦是如此。若能搭建以学校教育传承为主的传承方式,再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多方路径打通道路,实现创新性发展,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