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8日电(通讯员肖秀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1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青岛即墨古城黄氏烙画工作室,与黄氏烙画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黄氏烙画传承魅力以及当前发展的阻力,为打破现状恢复其原生动力注入活力。
图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氏烙画工作室内景通讯员 赵华宇 摄
走进烙画今世,感悟勾勒之美
来到摆放整齐的黄氏烙画小屋,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葫芦和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葫芦烙画作品。工作人员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道:“咱们黄氏烙画传承人黄旭,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烙画创作,先后尝试了用宣纸、麦秸、木板、树皮、葫芦等材料烙画。不过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还是葫芦,不仅是因为葫芦寓意好,更是因为葫芦接地气,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面对黄氏烙画市场狭小,资金供应力度不足导致的传承难这一问题,黄氏烙画传承人表示“咱们这个黄氏烙画传承重点就是坚持!现在小辈们的经验不够,技术积累沉淀不足,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去补足的。反正我对咱们这个黄氏烙画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的!”。
图为黄氏烙画工作室工作人员向队员讲解葫芦烙画的具体过程通讯员赵华宇 摄
躬行实践,创新破局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一条基本原则。一味的快节奏生活打乱了静像之美,像烙画这种长久沉静的非遗文化和民间美学逐渐缺少创新性传承和吸引力。要想走进静像美学,恢复其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带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备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直播等若干现代形式增强烙画影响力,扩大文化影响受众,让黄氏烙画传承与新时代接轨,让非遗文化之美呈现在耀眼的现代人群之中。但同时对于传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传统技艺,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每个字每次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地市场为其增添新生活力。
图为黄氏烙画工作室中精美作品特写通讯员 赵华宇 摄
“民族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影响着个人的道德、精神、审美和智力的发展,对每个人在现代社会的成功和充实生活至关重要”像黄氏烙画一样的非遗文化不在少数,作为新时代的启航人,当代大学生应该多关注身边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走进非遗文化,接民族地气才有创新底气,有底气才有发展创新的内在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