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忘初心 德弘师道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程琳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规定了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规范。师德是一名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具有:“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精神,而我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以后要担任的角色也将是教师。在步入大学一年多后,我开始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纵观近几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教师。从扎根大山的“燃灯者”张桂梅,到“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从用一根扁担挑起山村希望的张玉滚,到多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教师,用坚韧和奉献托举起大山孩子的梦想,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希望,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扶贫改变的是人,而且是几代人。”对此,我更感到教师的职责之重大。而在诸多感动中国教师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属张丽莉老师。

张丽莉老师是一个班主任,她和蔼可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她的班里,考虑到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买一些饼干、面包放在班级最后面;如果下雨孩子没有带伞,她就把自己的伞给学生;为了给学生节约出学习的时间,她一有空就替值日的同学打扫教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她、尊敬她,就连其他老师认为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对她言听计从,她的同事跟她说,让她不要管那个孩子了。但是张丽莉却总是鼓励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声音好听、人品好,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闪光点。有了她的鼓励,那个孩子的成绩突飞猛进。张丽莉一直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老师。”她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用好态度对待工作,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学生。

面对如此敬业的老师,上天应该要对她好一点才行。可是老天爷偏偏在她最好的年纪,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那天下午,一打完放学铃,学生们就一窝蜂地涌出了教室,家长、车子全部都围在学校门口。张丽莉老师作为值周教师,正在校门口和同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放学。此时,远处一辆停着的卡车突然倒车,在车后有几个刚要过马路的孩子,由于是个下坡,又是司机的视线盲区,孩子没反应过来,司机也没有反应过来。只有张丽莉老师注意到了,她来不及犹豫,大喊着:“小心!”,然后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几个孩子推到一边,可自己却来不及躲闪,卡车从她的腿上就这么碾了过去,张丽莉老师就这么倒在了血泊里。而由于张丽莉老师伤得实在是太严重了,最后只能高位截肢。可是张老师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几个孩子有没有事。从张丽莉老师身上体现出的担当、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万分敬佩。我想,或许这就是一名教师该有的担当与责任吧。

上周,我看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忽然一下子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含义:“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教师对于学生的启发也是十分重要的,也许我们的态度会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电影主人公依夏是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男孩,万物在他眼里都是灵动的。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单词不会拼写,数学不会计算,三年级考试成绩全是鸭蛋。各科老师的循规蹈矩和墨守陈规又使得他连最爱的画画都放弃了。所有的老师都嘲笑他,他苦恼、沮丧,后他不说话了,只能用一双充满害怕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幸好欢快乐观的美术老师来了,老师细心教导他,把游戏和学习巧妙的结合到一起,依夏对于生活又充满了兴趣,在美术上的造诣突飞猛进。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依夏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发现他光芒的老师。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强烈的思考,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想,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如果我们无法发现他们潜在的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

说到对于教师职业的思考,就不得不说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的主人公叫霍尔顿,他读书的地方叫潘西,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但在学校里,他因为性格问题,被同学们孤立,甚至连老师都不愿意去管他。最后霍尔顿生了场大病,至于之后的事,无人知晓。书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很难相信这话是出于一位老师之口,出于一位对学生漠不关心。自私自利的老师之口。霍尔顿以前对妹妹说过,他想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长大。我想,作为老师也应该如此,坚守自己的初心,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多给学生关注,为他们送去关爱才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本周,我听了来自省实验中学的济南市名师李辉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更进一步。李辉老师倡导践行“先做人,后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只有“修德立世”,方“学贯古令”。李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要以人为本,践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情助推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高阶思维,联系生产生活,进行学以致用和学科体验。而在对待学生上,教师要少说教,多方法,少批评,多鼓励。对于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潜能,那我们所做的便不只是改变他们的意志,而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对于李辉老师的看法,我深表赞同,同时这对于我未来的教学理念也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但是教师所做的却是最高尚的事业——教书育人。我认为作为教师,对待集体应有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的正确理念;对待工作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毅;对待学生须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思想觉悟。有位名人说过,老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优秀的学生,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教师所做的是最平凡的教书育人的事业,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每位学生比作一粒希望的种子,教则是播种希望、挥洒汗水的园丁,让这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谈谈辩证法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的指标,而且也是俄国革命的向导;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全面的阐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魏书生老师讲座观后感
今天早上的课程与教学论,老师让我们观摩了名师的讲座。这次讲座由魏书生老师主讲,他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做好班主任的亲身体会。魏书生,男,汉族,1950年5月4日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地区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
暑期教育见习感想
教育见习是大学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教育见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
课程学习分享
1、课程的概念答:(1)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侠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2)课程作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就是所…
对中学生德育评价的探讨
摘要:德育在任何时候都应放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首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曲园学子寒假行:深入社区,传递温暖
今天是平安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新才,强师‘育’未来”实践调研团队员再次深入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史巷社区,为之前走访的孩子家长们送上温暖。在之前的社会实践中,实践调研团队员与孩子家…
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马加爵一案给我们心灵造成的震撼却是难以平息的。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仅仅因为“吵架”就有预谋地连续杀死4名同学,其行为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无疑是值得探究的。“马加爵杀人案”对于那些受害者来说,是…
我眼里的岁月变化
从前,”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等形容时间流逝之快的词句,在我眼里就只是平时需要积累的好词好句,以备写作时可以得心应手,我根本没有真正体会这到些词表达的如此真实。上大学后,真正远离了自己的父母,…
二十大学习(十二)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二十大学习(十一)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