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翎羽作丹青,岁久色不消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罗奕婷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而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情趣,格调清新,颇受人们青睐。为使羽毛画更加深入人民群中,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学生组成了名为“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的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济南的羽毛画室,在自身感受羽毛画的美感同时采用随机路人采访,以及主题研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次的社会实践调查。

随机采访,深知民心

为了了解人民群众对济南羽毛画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社会实践团队小组成员,在网上欣赏羽毛画之余随机对路人群众进行了简单的交流采访,通过对画室内群众的调查结果来看,有接近80%的人群是出于对羽毛画的喜爱来画室参观的,在80%的人群中,真正对济南羽毛画历史和期中的内化美了解透彻的也仅仅只有接近30%。而其余20%的人群中一部分是是因为家中老人对羽毛画喜欢,自己陪同而来,对羽毛画也不是特别的喜欢。另一部分则是家中孩子放假,带孩子过来放松。由于环境所带来的采访数据偏差,在返回路途中,小组成员又随机对街道上的路人展开交流和调查,其中,接近半数的人群,只是对济南羽毛画有所耳闻,由于工作和其他因素的原因,自身很少去画室实地观赏羽毛画,而其他小部分人则是对济南羽毛画有一定的知识了解,工作闲暇之余也会去实地的画室去观赏感受。

别具情趣,蓬勃发展

作为济南传统文化鉴赏之一,羽毛画深受济南人乃至全国各地来济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济南羽毛画以浮雕方式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山东济南的羽毛画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泽丰富鲜艳且永不褪色。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羽毛画最初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由济南工艺美术总厂创立的。最初,仅仅用来制作一些小件如书签、贺年片之类,工艺上也只采取平贴办法。投入市场后,颇受群众欢迎,并有小量外商订货。随后,便组织部分画家和制作工人,互相结合制作大幅的挂画、屏风、座屏等作品,工艺品种也从单一的平贴发展到浮雕贴画、贴绘并举等。作品《虎啸)、《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等,都是以石膏纸浆先塑出虎和孔雀的浮雕,然后施加羽毛贴布色彩,背景再施以水粉画或水墨画画成的山水、丛林、花木,使画面凸凹有致,层次分明,取得精彩的艺术效果。对于羽毛画的欣赏,实践小队成员特意做好了摘录,以便后续的讨论与思考。

继往开来,花开不败

在切身体验观赏济南的羽毛画后,实践小队们深刻认识到羽毛画不仅仅是一幅幅画卷,更是济南地域的典型文化代表,既是齐鲁人豪放而又心细的写照,更是千百年来齐鲁大学文化的缩影,羽毛画的发展不断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同样也成为了济南人走向全国的骄傲和脊梁,古往今来,羽毛画在新旧时代交替和碰撞中产生出耀眼火花,古今交织,羽毛画在新时代中铸就辉煌。

羽毛画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礼,带给人们古老又年轻的体验,今日的羽毛画在更个角度,各个方面更显得成熟稳重,更耐得住观赏揣摩。济南的羽毛画在陈旧中又给人以新的感觉丝毫不给人以厌倦的感觉。百看不厌用在羽毛画上更合适不过了。济南的羽毛画更是一种精神,继往开来,虽遭历史的淬炼,却丝毫未减,济南的羽毛画可谓是济南的明珠,照亮着济南未来的道路,羽毛画的传承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更需要新一代艺人去学习,品鉴,继承,创新和发展,莫让百年传承下来的济南画在这一代凋零。要让这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羽毛画世代相传,更要让它载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领中国矗立在世界民族之巅,增强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保家护航”第十次实践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人口也逐渐增多,私家车数量剧增,小区内停车位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样的现象在老旧小区尤为突出。部分车主为了出…
欢度元旦,喜迎新年
每年的1月一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字下面的“一”字代表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生,是对一种冉冉升起希望…
腊月中品味川味腊肉
说起这腊肉,大家一听名字就认为是冬天吃的,这还要从古时的一个习俗说起,这个习俗就是“腊祭”。腊祭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周代。在当时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到了年底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而这…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
研墨黑陶间,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