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腊月中品味川味腊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王娜

说起这腊肉,大家一听名字就认为是冬天吃的,这还要从古时的一个习俗说起,这个习俗就是“腊祭”。腊祭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周代。在当时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到了年底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而这个祭祀的名称就叫“腊”。以至于,大家都觉得腊肉就是在农历腊月制成,带有浓浓的年味。为了进一步的去了解这腊月中的“腊味”,2022年12月29日,计算机学院“食暖人心”社会实践队走进了附近的一些正在腌制“腊肉”的人家中开展了“品味腊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腊肉一般象征着邻居和睦相处,也寓意着来年能够富足。本次的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走进一家正在腌制腊肉的家中。看着正在腌制腊肉的叔叔阿姨,阿姨十分热情的向我们讲述了腌制腊肉的步骤:

“首先将买回来的猪肉放到清水里面冲洗干净,接着用刀将猪皮上的猪毛清除掉接着将五花肉切成两厘米宽的长条,然后把五花肉放到一个大盆当中,往里面撒入食盐,白糖,白酒,酱油,叉烧酱,用手使劲的揉搓均匀,让这些调味料更好的被猪肉所吸收,大概腌制12个小时左右,最后用绳子将五花肉穿起来,挂在通风的地方进行风干。”阿姨一边为队员们解释着一边也没有忘记忙活着手中的腊肉。不一会阿姨制作的腊肉就完成了,队员也主动的帮着阿姨将充满着腊味的“腊肉”挂上了高处。

看着悬挂在高处的“腊肉”,仿佛就像一盏“明灯”为游子照亮了归家的道路。

腊肉在四川是家家户户每年都会制作的美食,腊肉不仅能够延长食物的使用期限,而且它具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味。每次闻到家中的腊肉的“腊味”就能够提醒人们新年就要到来了,家人又能一起围坐在火炉旁品尝着已经腌制完成的“腊肉”。

在此次社会时间的活动中,队员们了解到了腊肉的起源和制作过程。小小的一方“腊肉”汇聚了家人们对团圆的期待。家中的家人用能够飘向远方的“腊味”,向每一位远在异乡的游子传递了家人的思念。

撰稿人:王娜

“食暖人心”社会实践队

审核过的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官。本次系列活动历时四个月,线上线下联动举办数十场主题宣讲…… “澄园先锋”红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以“从危机到转机:遵…… “澄园先锋”红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实地调研,寻找消防通道
实地调研,寻找消防通道——“保家护航”第十六次实践调研当前天气愈来愈寒冷,家庭用火取暖也愈来愈频繁,此时用火安全等问题也步入人们的视野范围,谈及用火问题时,让人无法忽视掉消防通道也进入人们的视…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保家护航”第十次实践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人口也逐渐增多,私家车数量剧增,小区内停车位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样的现象在老旧小区尤为突出。部分车主为了出…
欢度元旦,喜迎新年
每年的1月一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字下面的“一”字代表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生,是对一种冉冉升起希望…
翎羽作丹青,岁久色不消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而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