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依托法治之风,加强“双碳”建设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笃法先锋”实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将坚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力信号。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阶段性、可预期的量化指标,现已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筑法治之基、积法治之势。

2022年12月28日,“笃法先锋”实践小队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社会实践。基于前期在线上发布调查问卷的数据,小队成员前往当地社区,通过线下实地采访的形式,针对个别问题展开了调研。首先,小队成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众进行相应的调查采访,询问其是否对双碳目标有相应的了解,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有怎样的憧憬和看法;其次,小队成员基于采访情况,进行整理和得出结论。最后,小队成员根据本次线下实践的总结和经验,商讨出进行下一步线下实践的方案和想法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也为后期撰写实践报告积累材料和素材方案,提供想法。

建立“双碳”法治体系,前提是对碳达峰、碳中和事理的充分、客观、周延把握;基础是构建契合经济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制体系;路径是整合、提炼、修订现行法律规范,设计、试行和建构新型法律规范。在法理层面,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揭示法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7]。因此,法治的理念目标应以特定的时空背景为前提,反映特定时期内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会伴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相应地转变。而“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是后工业时代的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关系,具体分为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映射在法治的理念目标上可以转化表达为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分段处理。具言之,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治理过程的阶段性目标之一,问题导向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解决环境资源约束问题,内在含义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必然发生转变,法治的理念目标也会随之更迭,具体体现就是现行法律规范的滞后性特征以及未来法律体系的自我进化过程。因此,在法治的理念目标表达上,应充分考量碳达峰、碳中和的阶段性差异,具体表达为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分段处理。我国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举措。

小队成员将继续基于此目标和经验,进行本次社会实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5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举办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校的……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百千万志愿者”校园健康跑活动|校园跑动防结核,健康同行筑未来

近日,为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开展以“携手抗结核,奔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旨在以……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生命礼赞·大爱永恒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开展遗体捐献知识问答活动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来源,对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皖…… 周梦涵,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学习当下国内外治理途径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2022年12月31日,“笃法先锋”实践队的成员们进行线上资料查阅,根据大量国内外文献,选取目前可以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国内减碳现状及“双碳”目标实现途径针对国内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双碳”目标实…
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
以青年风采 展大国担当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2022年12月31日,“笃法先锋”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走访青岛市部分地区,调查当地居民对双碳目标的了解,形成调查问卷与实践分析,为后期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现实依据。队员们主动从中发现问题,将现在居民普遍面…
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
聚焦双碳目标,共进生态文明 ——“笃法先锋“实践队纪实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将生态治理作为重大战略的目标,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笃法先锋“实践团队于2022年12月29日在全国各地的城镇、农村地区开展了关于双碳的社会实践…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人文精神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为响应党的号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曲阜师范大学文化邮递员社会实践队队员蔡铭轩…
观九曲黄河 咏盛世华章
在调研中,虽然受访者们对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传承体系、传承机制都给予了关注,但总的看来,关于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体系仍有很多问题。如何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让人们在系统教…
黄河文明闪耀华夏 爱国精神传遍大地
中国青年网东营12月26日电(通讯员燕菁雯)文化宣传需要实际的生态文化遗产作为支撑,在我看来,黄河文化是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文化根源,文化遗产的开发能够深化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在黄河文化馆的实地…
“双减”春风 ,回归教育
中国青年网12月28日青岛电(通讯员韩梦尧)“双减”政策如缕缕清风,暂缓“鸡娃”教育焦虑,为进一步探究该政策是否真正落地生根,12月10日-18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暖青苗实践队以山东省七市义务教…
弘扬黄河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东营12月26日电(通讯员燕菁雯)中华文明发展至今,它的内涵和外延都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千百年来,黄河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继承而逐渐衍生出来的各种精神文化体系,这些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