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间,2022年就画上了句号。迎接2023年的是喜庆,是愉悦,是探索未知的快乐。快乐像波浪,流淌大街,满溢小巷。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元旦之际,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喜人间烟火队的成员来到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展开了讨论与调研,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民对元旦传统习俗和文化更进一步地了解。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元旦这天,家家户户吃汤圆。人们的妙手,搓出一个个小精灵,圆溜溜,白嫩嫩。汤圆,包裹着新年的祝福,承载着未来的幸福。家人们齐聚一堂,举杯共饮,喝屠苏酒。亲朋好友间,会互相赠送贺年卡祝福新年快乐,表达他们最诚挚的祝福,希望来年大家都顺顺利利。到了夜晚,大人会带着小孩一起放烟花,烟花直冲天空,渐渐地舒展开来,形成了无数朵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繁花。队员们参与其中,其乐融融,真切地体验到元旦的快乐。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研,我们队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有关元旦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厚的文化底蕴,必会浸润一代又一代传承者的血脉。作为当代年轻人,肩负历史重任,必须做好正确的文化传播,开启传统文化的新篇章。
撰稿人:洪静雅、谢昊、游雨晴
指导老师:杨丹丹
队伍名称:喜人间烟火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1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