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宁津杂技,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非遗寻“技”团搜寻各种资料包括视频、文字资料等对宁津杂技在种类、历史等各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中国经济网曾这样评价宁津:宁津,地处古九河流域,茫茫临洪荒雄浑之气,荡荡激澎湃旷达之风。宁津杂技就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滋育成长起来的一枝艺术奇葩。宁津县作为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在国内享有盛誉,在行内亦流传着“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团”之说。以“惊、险、奇、美、新”五大艺术特色而著称的宁津杂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德州宁津曾于1958年被国务院命名“全国文明先进县”,宁津杂技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辉煌成绩:1995年,宁津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2008年,宁津杂技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宁津县再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2年,原宁津杂技团团长杨承田编著的《中国杂技文化<宁津卷>》出版,书中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宁津杂技文化的历史嬗变过程;2013年7月“力之美魔之幻”·第六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暨第七届山东杂技魔术大赛颁奖晚会在宁津县举办、宁津杂技团舞台杂技《草帽》和杂技艺术学校的《吊环》获得一等奖;2014年5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开幕,宁津县杂技团受德州市政府派遣,参加了“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德州文化周”的表演活动。表演展示了“蹬人”、“绸操”、“吊环”、“球技等多种杂技艺术形式,呈现出浓烈的艺术魅力和地域特色,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宁津杂技的厚重文化底蕴。宁津杂技也曾被评为1995、1998、2011、2017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德州宁津县人民政府成功入选……这些都足以展现出我国宁津杂技的高超技巧和精彩艺术。
唐朝以后宁津杂技在民间广为流传,至明代进入兴盛时期,明景泰年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杂技行业古会——黄家镇杂技古会应运而生,会期从农历九月初开始,历时一月,史称“九月会”。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杂技艺人,纷纷云集黄家镇,各显其能,切磋技艺,收徒组班、买卖道具等,故有“艺分百种,戏称千台”之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北八寨的杂技艺人,纷纷走出家门、国门,行走江湖,当时流传的“宁吴二县、鸡毛变蛋、走南闯北、不捎盘缠”的俗语,就是当时杂技艺人靠卖艺漂泊异乡生活的真实写照。解放后宁津杂技迎来了空前发展繁荣时期,杂技团的演出逐步由城镇农村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自此,宁津杂技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高潮。现如今,宁津杂技是以“惊险奇美”而闻名。
在2022年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宁津杂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新创作的优秀杂技剧目前往北京进行展演,德州市杂技团原创杂技主题晚会《山水国潮》成功入选,为全国三场展演剧目之一。这也是市杂技团建团64年来德州杂技首次以整台晚会的形式进京演出。《山水国潮》筹备历时1年多时间,是市杂技团创新表演形式的一次尝试。除开场表演“国潮风韵”外,还包括9个杂技节目,柔术、飞叉、空竹、绸吊等传统杂技项目均包含其中,致力于向观众呈现集艺术性、观赏性、故事性于一体的杂技舞台大秀,引领青春时尚的杂技新“国潮”。市杂技团团长付开飞表示,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他们能够成功入选的关键。《山水国潮》执行导演伍一介绍,整台晚会以深受当下青年人追捧的“国潮”为主线,以极具特色的“中国符号”作为引发观众共鸣的直接表达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声光电等技术,结合场景、舞美和道具,多元破壁融合,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使整台演出极具视觉冲击力。杂技节目《戏梦古今——空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节目将空竹表演与戏曲、街舞元素巧妙融合,伴随着动感的电子音乐,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变得更加时尚炫酷,更容易被年轻群体认可与接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6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