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寻岱千古,古迹永存
——“丹青戏韵,笔墨传薪”实践队探寻岱庙建筑修复
为了探寻科技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文物保护及修缮。12月20日,“丹青戏韵,笔墨传薪”实践队队员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开展以“扎根时代沃土,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重器凝万古之智,典籍汇千载之思,文物古迹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为了解利用现代科技对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修缮,实践队队员对泰安的岱庙展开调研。首先,实践队员进行网上调研,线上采访当地工作人员。通过采访,实践队员得知自1987年起岱庙先后进行过五次修缮,在全面保护岱庙文物的同时,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理念,在保护文物上采取了以文物建筑信息系统为代表的许多新措施和新技术。同时,岱庙组建了以古建专家为主,由其他相关专家、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古建筑保护小组。该小组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指定古建筑研究方向,制定岱庙古建筑保护方案。
接着,实践队队员就岱庙古建筑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前几年岱庙古建不容乐观的状况日益好转,部分残损严重的结构构件逐步修缮,各种安全隐患早已解决。根据实践队员多方调查了解到,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和探索实践,岱庙内的古建筑通过科技得到极大程度地修缮保护。岱庙科技保护工程不仅挽救了正处在崩溃边缘的古建筑,还为以后古建筑测绘、古建三维模型建立、旅游规划设计等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研究泰山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与此同时,实践队队员发现,经过多年的实践,岱庙的文物修复及古建筑保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一是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古建筑修缮;二是加强宣传力度;三是积极筹措资金并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在古建保护工作中的一些新技术应用:一是运用了古建筑修缮和修复技术、信息监测技术及建筑结构检测手段等;二是运用了现代测绘仪器等为古建筑数据分析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实践队队员对附近居民进行采访,采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地居民普遍赞同并认可岱庙的修缮,不仅如此当地居民还积极参与到岱庙的保护中。岱庙主要建筑有“三殿”、“三亭”、“三海”和大山门,由于建筑年代较久,且建筑密集,之前周边居民乱搭乱建和周围建筑施工造成的安全隐患,岱庙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隐患。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附近居民,近几年积极配合政府的规划政策,拆除乱搭乱建。
方寸之间越千年,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岱庙科技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使文物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文物本体的破坏。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意识到保护古建筑及古文物刻不容缓,并了解到使建筑及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的科学保护方法,收获颇丰。
组稿:丁文君
编辑:肖曼秦
责编:滕 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