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礼赞党的二十大,翰墨飘香迎新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作者:曾玉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春节,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23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参加了衡阳市香江社区“礼赞二十大,翰墨飘香迎新春”送福送春联文明实践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 曾玉凡供图

图为“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走访文化站 曾玉凡供图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时,串门时最先看到的便是门两边的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后蜀国君梦昶命令学士辛演逊题桃符於寝门,但他并不满意,于是自己题了一 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成为最早的春联。除此以外,古代诗作中也有有关于春联的描写。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写对联贺春已然成为一种春节流行的元素。作为在春节内流行了一千多年的元素,春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在明清时期达到兴盛时期。

图为“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询问对联历史 曾玉凡供图

此次送福送春联活动由衡阳市高新区华兴街道综合文化站承办,旨在营造浓厚的年节喜庆气氛和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一幅幅对联的送出就是一份份祝福的传递。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春节习俗逐渐淡出生活,但是贴春联依旧是每一户人家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所谓的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利用汉字特征写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对联还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展示已完成的对联与“福”字 曾玉凡供图

在一幅幅对联中,了解了古人的希冀,读懂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品味出从古至今的文化沉淀。此次实践活动探索了春联的发展历程以及春联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深刻领悟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言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暖冬社区行,服务绘青春

青年之信念,无“退缩”之念;惟知奋进,惟知担当。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是连接每一位居民的情感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功能日益多元化,社区服务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环境…… 银路铜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暖人心,服务奉献展风采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连接邻里、传递温暖的重要纽带。为给社区居民带来实际帮助,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于2025年1月21日至2025年一月22日走入社区,与老人交谈,…… 银路铜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暖冬社区行,服务绘青春

青年之信念,无“退缩”之念;惟知奋进,惟知担当。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是连接每一位居民的情感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

访学港新拓视野,共研物理启新篇

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2025年1月15日至22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领物未来,理行天下”实践团前往香港和新加坡两…

探寻年集寻年味,携手共倡文明过年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月28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走进镇上…

探邑中历史,溯抗战风华

1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进平邑县博物馆,深入探寻历史文化的奥…

擎青春之旗,奔赴家乡建设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全面落实习…

最新发布

深入鳏寡家庭,调查助老意愿
深入鳏寡家庭,调查助老意愿2023年,人口学专家宋健表示:中国将遭遇生育主导性人口负增长,提升生育率是唯一选择。这意味着我国距离传统意义上的老龄化国家更进一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时间…
重农强农,助力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人”正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奋斗者的风采。为进一步了解山东省新兴…
湖湘之名片,雁峰酒香两岸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江的二级分支蒸水河便流经衡阳。2023年1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湖南省衡阳市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图为湖…
新冠感染及预防恢复措施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线上二维码分享并调查各位同学家乡新冠感染情况,同时通过本次调研达到了解家乡附近更多预防新冠措施,深入基层了解相关情况。让参与调研的同学们获取更多方法来预防新冠、恢复身体。本次调…
乡村振兴,重农强农
乡村振兴,重农强农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4日电(通讯员李璟秀)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人”正在…
支教八天有感
八天支教有感一天天成长,总在某一天会突然感悟时间的流速之快吧。小时候十分钟的课件我都玩的不亦乐乎,如今已经有资格为这帮小孩子带来一点我浅薄的知识与观点了。于迷惘中笃定“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组图)
大学生网报郴州1月18日电(通讯员黄杨康)为了探究全国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红色基因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3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成员之一黄杨康前往了湖南省…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感悟)
为了探究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手工技艺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3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共14人,于聊城,菏泽,青岛,郴州等多市,顺应新时代要求,围绕…
曲园学子走进非遗美食:传非遗之手艺,持文化之火烛(实践纪实)
大学生网报郴州1月18日电(通讯员黄杨康)栖凤渡鱼粉的发源地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这个古镇。在2022年12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前往湖南省郴州市,顺应新时代要求与防疫的安全需要,从栖…
传中华文化,扬剪纸艺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