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师学子沂蒙行:追寻红色足迹,感悟老区发展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曹雨萌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为探寻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以“云组队”的形式,利用假期时间追寻红色足迹、感悟老区发展,为蒙阴县实现“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建言献策。

2023年1月11日,北师马院“沂蒙行”团队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沂蒙情雕塑园,这里是蒙阴县人民百姓感悟沂蒙精神、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载体。走近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它那独特的外墙,镶嵌着无数颗子弹,这是一种特殊的革命文化的展现方式——让人们在此地通过子弹穿墙的画面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不易。纪念馆主要以历史遗物、文字介绍等来记录革命故事,将革命年代沂蒙人民为实现最终胜利、保卫美好家园而坚毅抗敌的传奇斗争史记载传扬。同时,这里也成为了革命文化的重要基地,为传承红色老区的文化、传达沂蒙人民的红色精神点燃火把。实践队与纪念馆的宣讲员交谈时,她表示:“沂蒙精神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我为广大游客,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等讲授红色故事时,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铭记先烈、奋发图强,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

进入沂蒙情雕塑园,形象立体的圆雕、半圆雕、浮雕等雕塑形式刻画着紧张的战争形式和水乳交融的军民情感。雕塑园尽头硕大的石材建筑上雕刻着陈毅将军为沂蒙人民的题字:“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队员范超群不禁朗读起这段朴素真诚又感人肺腑的话语。在雕塑园建设过程中,不仅用雕塑来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而且还广泛收集了木车、推车等陈列在园内,展现着当时沂蒙人民为解决战士们的吃穿问题使用的各种工具。队长曹雨萌感叹说:“尊尊雕像惟妙惟肖,仿佛真的穿越到了那段虽然战火纷飞、满目疮痍,而沂蒙人民却始终以他们的团结奉献、勇敢坚毅不断抵抗斗争的岁月。”

一天的实践充实而有意义,我深刻地感悟到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体会到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也更加感受到沂蒙精神对于当地人民的教育作用和转化的产业价值。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光辉,体悟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曹雨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探寻樱之崮景区,体悟景村和谐共建助振兴
红色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老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文旅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突破,有益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彰…
走进革命名城,传承红色精神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始地和蒋家王朝的覆灭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本次社会实践,本小队走进南京这座革命名城,探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沂蒙百姓,体悟老区新发展
为真实地感受沂蒙老区借助红色资源实现振兴的路径与成效,2023年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沂蒙行”实践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探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农民百姓、乡镇教师、中小学生等…
江西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双碳背景下的共享单车
随着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加强,电单车行业产品智化升级也在加速。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助力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
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企业实践寒假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通过寒假时间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寒假的社会实践。通过寒假社会实践的磨练,作为大学生的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见“圾”行事,“双碳”同行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
湖二师学子:云端筑梦 奔赴未来
2023年伊始,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一起云支教·奋进新征程”的云支教线上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与一位初三的小朋友共度这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曲园学子寒假行:鸢飞沐光彩,非遗展新颜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4日电(通讯员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留存记忆,并且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创新,从而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发展。非物…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践
我在2023年1月3日至1月10日,到枞阳县官埠桥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配种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工作都进行了尝试,从不同阶段猪的饲…
年味里的非遗:特色非遗寻年味,潍坊风筝迎新年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1日电(通讯员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保护与传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