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严雯瀚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

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的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探寻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2023年1月17日,北师马院“沂蒙行”团队联系到了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思政课教师张瑞涵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初步了解了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所发挥的作用。

在访谈的过程中,实践队队员知悉张老师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蒙阴人,她认为沂蒙精神作为重要的革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党群同心,居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而临沂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示范市,更应该大力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同时张老师说到沂蒙精神对于高中思政课来说十分重要,将沂蒙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是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蒙阴县思政课教师们的使命担当。只有学好、用好、教好沂蒙精神,助推沂蒙精神入课堂才能更好的推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改革。张老师回忆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通常会选择在《政治与法制》和《哲学与文化》这两本书中借用沂蒙精神的素材进行课堂导入,也会在最后的课堂升华中紧扣沂蒙精神,让学生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学生对于老师授课过程中引入沂蒙精神的相关例子反响也很不错,一是因为紧扣学生生活的地方,拉进了老师、书本与学生的距离;二是因为这些学生作为红色基因未来的传承者和实践者,通过系统了解沂蒙精神,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实践中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坚定的红色信仰,听党话,跟党走。而学校对于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入课堂也十分支持,除了会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还会积极组织课外研学活动,如在孟良崮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系统化、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沂蒙精神。

张老师谈到,作为土生土长的蒙阴人,自从2019年12月蒙阴县被选入山东省乡村振兴县后她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完善、红色旅游区资源十分丰富、沂蒙精神的课程化、教育化极大助力了乡村教育稳步前行。但是正如哲学中所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沂蒙精神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瓶颈,但是其蕴含的干事创业的力量,激励我们要不断努力,推动沂蒙精神更好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将沂蒙精神体现的时代精神助力革命老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发扬光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

通过与张老师的深入访谈,实践队深刻地感悟到沂蒙精神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体会到沂蒙精神催人奋进,一代代沂蒙精神践行者薪火相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笃定前行,才谱写了乡村振兴、经济腾飞的新篇章!蓝图已绘就,路径已谋划,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千万沂蒙人民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奋力描绘沂蒙乡村产业振兴新画卷。(通讯员严雯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北师学子开展线上宣讲:传递精神火炬,共促乡村振兴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是革命老区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作为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传承沂蒙精神和助力老区进步,1月28日至30日,北师马院…
北师学子沂蒙行:云访谈寻沂蒙精神,踏阡陌得振兴之路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今天的时代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2023年1月18-19日,北师马院“沂蒙…
维吾尔族达斯坦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公元3世纪至7世纪维族民间就流传过一部…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 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椿树沟,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黄姑庵村,因其建在沂蒙山沟之中,村中椿树生长茂盛,故被命名为“椿树沟”。2014年4月,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
柯尔克孜族刺绣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等地的传统刺绣。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
北师学子沂蒙行:探寻红色村镇,体悟乡村振兴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生长于红色基因深厚的沂蒙大地上,伴随着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进入新时代后,沂蒙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
北师学子沂蒙行:感悟基层国企助推乡村振兴
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稳固执政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临沂市蒙阴县烟草公司垛庄烟叶收购与指导站作为基层国企,对于当…
探寻樱之崮景区,体悟景村和谐共建助振兴
红色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老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文旅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突破,有益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彰…
走进革命名城,传承红色精神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始地和蒋家王朝的覆灭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本次社会实践,本小队走进南京这座革命名城,探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沂蒙百姓,体悟老区新发展
为真实地感受沂蒙老区借助红色资源实现振兴的路径与成效,2023年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沂蒙行”实践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探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农民百姓、乡镇教师、中小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