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师学子沂蒙行:云访谈寻沂蒙精神,踏阡陌得振兴之路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严雯瀚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今天的时代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2023年1月18-19日,北师马院“沂蒙行”团队联系到了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财政局和人力资源局的相关人员,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初步了解到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所发挥的作用。

在与蒙阴县财政局工作人员曹金芝的访谈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2020年以来,蒙阴县锚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老区村级党组织政治优势,激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活力,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着力点,创新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双领双全”模式,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强民富、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24家、联合社16家,覆盖行政村总数的60%,带动村集体村均增收3万元、入社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2022年以来,蒙阴县财政局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任务,在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精心打造“四组链条”,分别为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夯实“责任链”;干劲不松、质量不降,夯实“政策链”;干劲不松、质量不降,夯实“政策链”;干劲不松、质量不降,夯实“政策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在与蒙阴县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蒙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发展定位,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三步走”部署要求,立足蒙阴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任务,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实行清单化管理、专班化建设,统筹推进五大振兴,2021年新承接国家级试点3个,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全市唯一的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蒙阴县始终坚持党委政府强力推动,坚持生态先行放大优势,坚持突出特色融合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石,坚持多方保障务求实效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果。房丽霞女士说道“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蒙阴县在贯彻落实这六大坚持后,产业振兴进一步打牢、人才振兴进一步强化、文化振兴进一步提升、生态振兴进一步优化、组织振兴进一步加强。这些都表达了蒙阴县牢牢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蒙阴县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致力于将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实践队还了解到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临沂高度重视以沂蒙精神为文化载体,在红色旅游中助推沂蒙文化传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起公平、高效、开放的红色文旅发展平台,致力于把临沂打造成为“沂蒙精神研究的聚集区、红色基因传承的标志区、红色文化弘扬的示范区、红色文创孵化的先行区”,唱响“红色沂蒙山、梦想临沂城”红色文旅品牌。

此次深入访谈中,北师马院“沂蒙行”团队“云访问”当地财政局与人力资源局相关人员,不仅开阔了专业视野,锻炼了实践能力,深入理解了沂蒙精神的可贵之处,还意识到了当代大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探索创新沂蒙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方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以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砥砺奋进。正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以及将沂蒙精神贯彻到生产生活中的党和人民,才有了作为全国先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沂蒙!(通讯员 严雯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在青年学生心中熊熊燃烧,让奉献、担当的精神品质在青年学生…… 张静怡 郭萱 承德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北师学子开展线上宣讲:传递精神火炬,共促乡村振兴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是革命老区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作为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传承沂蒙精神和助力老区进步,1月28日至30日,北师马院…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
北师学子沂蒙行: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推普助力教育振兴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的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
维吾尔族达斯坦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公元3世纪至7世纪维族民间就流传过一部…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 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
北师马院学子走进乡旅高地探寻乡村华丽转变之路椿树沟,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黄姑庵村,因其建在沂蒙山沟之中,村中椿树生长茂盛,故被命名为“椿树沟”。2014年4月,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
柯尔克孜族刺绣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等地的传统刺绣。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
北师学子沂蒙行:探寻红色村镇,体悟乡村振兴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生长于红色基因深厚的沂蒙大地上,伴随着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进入新时代后,沂蒙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
北师学子沂蒙行:感悟基层国企助推乡村振兴
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稳固执政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临沂市蒙阴县烟草公司垛庄烟叶收购与指导站作为基层国企,对于当…
探寻樱之崮景区,体悟景村和谐共建助振兴
红色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老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文旅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突破,有益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彰…
走进革命名城,传承红色精神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始地和蒋家王朝的覆灭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本次社会实践,本小队走进南京这座革命名城,探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沂蒙百姓,体悟老区新发展
为真实地感受沂蒙老区借助红色资源实现振兴的路径与成效,2023年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沂蒙行”实践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探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农民百姓、乡镇教师、中小学生等…